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39997
大小:59.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如何做好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儆子廉城镇化建设的思考推进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镇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做好特色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理念要更新树立开放思维和现代城市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准设计,有亮点,出精品,是实施城市突破战略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前提。特别是要搞好城市功能分区设计,比如政务区、商贸区、旅游区、居民区等,以实现基础设施和各种资源最经济配置、最优化利用,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又不断赋予城市以新的亮点和内涵。要以扩
2、容提质为重点,改旧城、保古建、建新区、创精品,完善市区功能分工,建设一批理念超前、功能先进、融现代气息和地方特色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做到和谐协调、居住舒适。二、规划要科学搞城镇建设,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有些城镇道路修得很好,却经常开挖,楼房建得很漂亮,设施却不配套,广场修得很大,利用率却很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规划不科学。在规划上要舍得花本钱、下功夫,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合理确定城镇的布局、功能和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滋建设,注重各个方面的协调和衔接,保证规划经得起历
3、史的检验。**作为**市按区管理县之一,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打造环京津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居住方便舒适的新型生态卫星城的目标,准确定位,重新修订城市总编,融入到大**中心城市建设中,向京津全面开放、主动融入、借力发展。同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融资^的建设策略,以推动城镇化为载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带动作用,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使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三、特色要鲜明城市建设要突出本地的自然、历史和文化,塑造个性化的形象和品牌,避免简单刻板、“千城一面'。特别要做到展示现代气息与挖掘历史底蕴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
4、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健全市场体系与搞好市政建设相结合,改善市民生活与提升市民素质相结合,服务当地和带动市区相结合,让城镇大起来、强起来、美起来,真正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我们立足华北明珠白洋淀,结合历史文化、人文风情,在打造绿化美化亮化城市的基础上,倾力打造白洋淀水城,从2011年10月开始了环城水系建设工程,对现有水系进行还清和生态恢复,将河道两侧打造成极富水乡特色的滨河景观,青绿交映、水城一体,利用两年的时间“描绘”出一幅“渔舟泛绿波,清水绕城郭啲北国水乡风情小城画卷。四、配套要完善加强城市配套建设,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现代化
5、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的目标,但现代城市还要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活起来,这就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县城缺乏区位优势、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大手笔、高标准进行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2012年,投资5亿多元万元进行路网建设,优化县城“五横四纵”的路网格局,增强城区与外围的沟通能力。投资3162万元建设垃圾处理场,加强城区环境治理;投资4200万元进行地表水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谋划建设投资9000余万元的海华商贸城项目,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启动投资11亿元的湿地华城项目,包括住宅、五星级宾馆、酒店、超市等商业综合体83万平方米、公园500
6、00平方米、湿地博物馆以及游泳馆,打造综合商业休闲区;加快四城区改造工程,逐步改善人居环境。积极谋划投资30亿元的白洋淀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高档旅游休闲项目,提升城市旅游品味。五、体制要创新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而资金是城市建设的“血液”,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根本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凡是能推向市场的都要推向市场,实现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按照有偿使用、有偿服务的原则,
7、完善市政公用事业价格形成、调整等管理运作机制,善于经营市政公用设施、品牌等城市资本,盘活、用好国有资产;重视开发利用城市无形资产,搞好城市道路、广场冠名权及广告牌位的拍卖,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之路。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只有加强领导,奋力拼搏,才能确保顺利推进、取得实效。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把实滋特色城镇化战略、加强城市建设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来定位、来推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就一定可以开创
8、城镇化建设的新局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