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28436
大小:82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3
《武汉汉街建筑立面考察民国风格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立面管控的创新--武汉汉街建筑立面考察民国风格汇总发布时间:2011-05-23作者:来源:万达规划院建筑二所 2011年2月22日-3月3日,规划院汇同武汉公司成本部、工程部根据集团对武汉汉街外立面效果及施工要求,进行外立面施工单位考察,其间,经与园林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的6家单位接触、考察,总结在设计、施工中有4种构造:墙体、梁、门、窗非常重要,下面就以民国建筑风格为例,对其进行汇总: 民国建筑(1912-1945) 1.民国建筑的主要风格: 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 西方折衷主义建筑 此风格的建筑任意模仿历史上各
2、类建筑风格,或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究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匀称,注重纯形式美。 西方古典式建筑 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注重比例,强调对称,讲究主从关系。此风格的建筑多被应用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 中国传统宫殿式的近代建筑 该风格的建筑是中、西方的建筑师力图将中国传统的建筑造型和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结合而做出的一种尝试。 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中明确指出首都南京的建筑“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 由于这类“新功能,旧形式”的建筑符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要,又
3、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貌,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要求,所以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南京,该风格的建筑成为一股时尚,此后这种风格的建筑扩大到大型纪念性建筑、行政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 新民族形式的建筑 20世纪30年代,中国一些有见识的建筑师看到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功能相结合的矛盾,同时考虑到宫殿式建筑造价昂贵,费时费工,以及建筑格局呆板,于是提出了创新的主张,反对繁琐的复古主义形式,反对大屋顶,探索将中西方建筑有机地融合起来,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传统特色的新民族形式建筑(又称现代化民族形式建筑)。这类建筑一般采用现代建筑的
4、平面组合体型构图,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或采用现代屋架的两坡屋顶,造型简洁对称,在檐口、墙面、门窗、入口部位以及室内施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并辅以适当的传统建筑图案。这类建筑兼顾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功能的需要,同时又带有中国民族风格,追求的是新功能、新技术、新造型与民族风格的和谐统一。 西方现代派建筑 这种风格建筑强调建筑式样与时俱进,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式样的束缚,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创造出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风格,该风格的建筑实用、经济而又美观,便于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因此一经产生,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构造特征:
5、 1.墙体 外墙面主要装饰手法有粉刷、水刷石、拉毛、贴面砖、用砖砌出图案等。 •青、红砖清水墙是近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其装饰性全靠砖工来体现,砌法由一顺一丁逐步发展为三顺一丁,灰缝处理是整个清水砌筑中重要的一环,式样颇多,有平面圆线灰缝、泻板灰缝、凹圆灰缝、方槽灰缝、勾脚灰缝、方线灰缝、连底方线灰缝、三角灰缝等做法。 民国时期,“工业标准委员会”对建筑用材作了规定,规定“普通砖的标准尺寸长210公厘,宽为100公厘,厚为60公厘” •水刷石:用水泥﹑石屑、小石子或颜料等加水拌和,抹在建筑物的表面,半凝固后,用硬毛刷蘸水刷去
6、表面的水泥浆而使石屑或小石子半露。 •斩假石:将掺入石屑及石粉的水泥砂浆,涂抹在建筑物表面,在硬化后,用斩凿方法使成为有纹路的石面样式。 •面砖饰面:灰缝处理尤为重要,通常是在灰缝的外面嵌贴上木条子,然后涂上白水泥或是彩色水泥(配合面砖的颜色)。在建筑转角处需采用角砖。民国时期面砖都是进口,进口渠道及审美意识不同,地区差异,面砖款式也不尽相同。南京地区多见米色长条状面砖,面砖呈淡黄色,微带红。 •乱石墙砌法:有正砌、旱砌、整石乱砌、整石正砌、冰片式乱石、苏包式砌等。 •建筑用石主要在三个地方:一是建筑墙角处的大型石块,二是外墙装饰用石
7、和内部壁炉、门窗饰边、各种台度细部用石;三是屋顶处用的石板。 •近代建筑常用石有以下几种: •△苏石:主要用于建筑中的过梁、法圈、踏步、勒脚及外墙等处。产于镇江金山者为金山石,产于江苏吴县焦山者为焦山石,金山石品质良,色带黄红,产量不多,焦山石质量不及金山石好,色青白,但产量多,可以满足工程上的大量需要。这两者都属于硬石。 •△黑花岗石:其特点是在未泡擦之前,呈黑灰略带棕色,颜色较呆滞,经泡擦之后,则光亮如黑瓷镜状,石头采自山东胶县的大珠山 •△青花岗石:产地与石质均与黑花岗石相同中,但呈青色,南京中山陵祭堂中的巨柱就使用这种花岗石。
8、 •△黄花岗石:产于山东崂山,色如可可,一经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