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27106
大小:17.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3
《儿童乘车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乘车安全儿童乘车安全存在误区 误区一:家长抱着孩子乘车 现象: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 点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误区二:孩子自己上下车 现象:家长开车到达目的地时,小朋友急急忙忙地开了车门就往外冲。 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
2、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误区三: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 现象:边开车边照看孩子,一些父母将孩子抱到副驾驶位置。 点评: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误区四: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现象:有的父母在开车过程中临时有事离开,就
3、把孩子留在车里。 点评: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据报道,美国一名妇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但她只带走了3岁的大儿子,把年仅8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到下午2点警察发现车中的孩子时,车中温度已达56℃,孩子因闷热而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误区五: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 现象: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购了汽车儿童座椅后,却没有留意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 点评: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现在美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而
4、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建议家长至少购买两个不同种类的汽车安全座椅。 误区六: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现象:家长把天窗或者车窗打开,让孩子探出头去看窗外的风景。 点评:有硬物飞来或天窗出现紧急问题令小孩受伤害。有报道说,一位车主停车后让小孩把头伸出天窗玩耍。结果,引擎熄火后天窗自动关闭,夹伤了小孩的头部。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提醒保持警惕。专家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时淘气,不知深浅,需要您时时叮嘱,时时保护。 误区七:小孩绑成人安全带 现象: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绑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 点评:一般来
5、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误区八:开车时与孩子说笑 现象: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还有的人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 点评:由于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误区
6、九:车内堆砌装饰品 现象:家长在自己的爱车内堆砌了许多装饰品。 点评: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 儿童乘车安全的注意事项 1、绝对禁止将儿童随意放在车座位上; 2、绝对禁止家长抱着儿童乘车; 3、避免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 4、避免把儿童长时间留在车内; 5、不要让儿童绑成人安全带; 6、不要在儿童乘车时逗引
7、他; 7、儿童乘车时不要吃东西或饮水; 8、儿童乘车时不要玩尖利玩具; 9、不要让孩子把身体探出车外; 10、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 11、车内不要堆砌过多的装饰品。 儿童乘车安全六不要 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汽车,孩子便成为了车上的“常客”,他们享受着有车生活带来的快乐和便捷。但在城市拥挤的车流中,我们却时常在副驾驶座位上看到孩子的身影,他们或一人独坐,或由大人抱坐,被固定在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上的可谓少之又少……正是由于很多家庭对“儿童乘车安全”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使得孩子成为交通事故中最易受伤的群体。 六一儿
8、童节,除了给孩子赠送美丽的礼物外,熟悉掌握儿童乘车安全知识也可以说是对孩子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