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D:35324590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3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第1页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第2页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第3页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第4页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3重庆医科大学“两江学者”招聘启事(传染病学)一、岗位名称——传染病学特聘教授二、设岗学科概况创新能力: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牵头的重庆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是国家首批重点学科,集教育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市肝病研究所、《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为一体,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任红教授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中华医学会肝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中华肝脏病杂志》总编辑、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传染病学》主编。学术技术方向:对病毒性肝炎及肝癌等相关疾病的研究,处于国内领

2、先国际先进地位。目前已形成以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免疫学、分子病毒学、遗传易感基因筛选及临床治疗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特色优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传染病学目前拥有一支结构稳定、梯队合理和学科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队伍,本学科是我国传染病学重要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内肝病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近5年获得纵向科研经费6382.74万元。依托《中华肝脏病杂志》,本学科自1992年起主办7届“7全国肝脏疾病学术会议”、3届国际肝病学术会议。在促进基层医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诊疗水平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5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各类论文42

3、5篇,其中SCI收录112余篇。主要贡献和代表性成果:(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免疫学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学术带头人任红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已建立5000例以医院病人为基础的前瞻性、大样本的乙肝研究队列,是目前全球最大包含HBV各阶段疾病的队列,具有循证医学特点,首次获得中国人自身的数据;初步发现一些可用于临床诊断、预警等的相关影响因素指标,建立的全新肝纤维化模型、疾病进展模型以及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高风险评估因素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HBV

4、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乙型肝炎患者IL-6水平异常与乙肝的发病机理及转归密切相关;发现天然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相互作用与平衡与HBV感染后的不同临床转归有关;率先发现HBV表面抗原“a”决定簇可发生多种形式的免疫逃逸性突变,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儿童体内HBVPreS/S及EnhII/CP/PreC基因变异与母婴传播所致的免疫耐受相关。近5年主持“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2-006)等课题10余项。被遴选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7《中华

5、肝脏病杂志》总编辑,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医学五年制《传染病学》主编。(2)分子病毒学研究。学术带头人黄爱龙教授先后主持乙型肝炎、丙型肝炎、SARS、霍乱、登革热等病原体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制,成功研制出相应的膜式超灵敏快速检测卡,建立了分子病毒学动物实验技术平台。黄爱龙教授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已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发表SCI论文16篇,申报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3)肝脏疾病的群体与进化遗传学研究。全职

6、引进的在美国著名医疗机构MayoClinic工作多年的丁克越研究员,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易感基因进行了系统研究,在Circulatio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2篇,建立了肝脏疾病的群体与进化遗传学研究平台,在本学科拥有的病例资源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4)肝癌的防治研究。全职引进美国著名医疗机构德州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廖勇博士,在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影像学等学科领域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肿瘤基因与细胞治疗研究方面的实践经验。7在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细胞增值与凋亡,以及肿瘤西部对化(放)疗的耐受机理

7、与化(放)疗增敏上做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对腺病毒基因组组成与相关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作为基因治疗或基因治疗载体的优势与局限性有很深了解;尤其对腺病毒早期编码蛋白E1A的结构与功能和细胞癌变的关系,以及基于E1A的基因治疗与化(放)疗增敏的机理做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5)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以任红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刘杞、张大志、胡鹏、周智教授等为骨干形成的研究团队,建立了2500例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及相应的血清、细胞、肝组织标本库;建立了肝病药物临床研究GCP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