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无回答处理方法研究综述

调查中无回答处理方法研究综述

ID:35287792

大小:11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3

调查中无回答处理方法研究综述_第1页
调查中无回答处理方法研究综述_第2页
调查中无回答处理方法研究综述_第3页
调查中无回答处理方法研究综述_第4页
调查中无回答处理方法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调查中无回答处理方法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调查中无回答问题理论研究的前沿面蒋妍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stheclassicalresearchandadvancedresearchofnonresponsebothinChinaandoverseas.Itdividestheformerresearchintothreephases:dissemination(1915~1940s),specialtopicresearch(1940s~1970s)andrapiddevelopment(1980s~),andgivesseparatecommentonthetheoret

2、icalresearchinthemainlandofChina,Taiwanandoverseas.关键词:无回答;加权法;插补法;多重插补法;辅助信息一、问题的提出目前,中国大陆调查中存在着日益严重的无回答问题,几乎所有的调查公司都面临着这一尖锐问题,然而却并没有引起从业者及理论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不论是在官方机构还是民间机构的调查报告中,都常常缺少关于“无回答率”等技术指标的解释说明。尽管官方调查机构或一些大型规范并注重数据质量的商业调查公司,可以凭借其权威性,或者通过一些行政措施(如开介绍信)提高回答率,或者在调查方法的选取、问卷的设计、

3、访问员的挑选和培训(如选取女性访问员已获得受访者的认同)等方面采取事前预防的方法降低无回答率,但是目前就无回答数据的调整处理(即事后补救)方面,大陆的调查机构基本上没有做任何工作。绝大多数调查机构要么是采取了“弃之不理”的策略,例如,简单地删除缺失值或有缺失值的单位,要么干脆持有“视而不见”的态度。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系统的研究,而展开研究的第一步,需要对国内外无回答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二、无回答问题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尽管我国目前仍然少有关于无回答问题的学术文献,但是国外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较早就开始了研究。对抽样方法做出很大贡献的Bowle

4、y于1915年最先提出无回答问题,至今关于统计调查中无回答问题的理论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宣传期(1915年~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有关学者开始了对无回答问题的初步研究,并强调处理无回答问题的重要性。Bowley(1915)指出一项社会状况调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误差的四方面来源,其中两项可归入非抽样误差范畴;1926年又进一步强调控制各种误差源的必要性。随后,Deming6(1944)很好地概括了评价和控制调查误差时所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产生于无回答的偏差因素(金勇进,1995)。(一)专题研究期(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时期

5、许多学者对无回答问题进行了大量的专题研究,提出了无回答处理补救的经典方法。要减少调查中的无回答,主要应从事前预防和事后补救两方面入手。从理论上讲,事前预防也许是处理无回答最简便且有效的方法。对无回答问题的研究,早期学者也较多地关注无回答的事前预防方法和措施。Kish(1965)、Warwick-Lininger(1975)、Mosteller(1978)等都对提高无回答率的措施进行过广泛的讨论。Deming(1953),Dubin(1954),以及后来的Thomsen和Siring(1983)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决定访问调查中理想的尝试次数。Dohrenwend(1

6、970),Ferber和Sudman(1974),Chromy和Horvitz(1978),Gunn和Rhodes(1981)都曾研究过激励方法对改善无回答率的效果。但是人们逐步认识到,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这种事先预防的方法并不能使问题得到完全解决。因此,无回答的事后补救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早期关于无回答加权调整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主要有:Deming和Stephan(1940)提出事后分层重复多变量逐一加权(Raking)的方式;Hansen和Hurwitz(1943)提出按照样本抽取率的倒数加权;Pol

7、itz和Simmons(1949)提出了经典的Politz-Simmons调整法,是按照回答者在相同时间内在家并可接受调查的天数进行加权;Horvitz和Thompson(1952)提出按照单位被抽中概率的倒数加权。后期各种推陈出新的加权方法基本上是承袭早期的这些观念而来的。加权法主要用于单位无回答的补救处理,而对于项目无回答的补救处理则多采用插补法也有人称为“替代法”、“估算法”等。。这一阶段陆续提出了均值插补、热卡插补、冷卡插补、回归插补和模型插补等方法,许多学者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广泛讨论和改进。Nordbotten(1963)和Chapman(1976)探讨

8、了冷卡法在周期性调查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