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76499
大小:88.07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3-22
《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基础》客观题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基础》客观题题库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1拓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85年的计算机和设备公司,由于其性能卓越而又款式新颖的产品、富有想象力的销售方法和给公司客户提供的优质服务,已经发展为国内该经营领域的前列企业。销售额逐年上升,利润率也比较高。1996年该公司股票上市。上市之后股票价格就节节上升。为此该公司已经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然而公司总裁不久发现,一向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现在已经不能适应该公司的需要。多年来,公司是按照职能系列组织起来的,由几位副总裁分管财务、销售、生产、人事、采购、工程以及研发。随着公司的
2、发展,公司已把其产品系列扩大,从商用计算机扩展到电动打字机、复印机、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机床计算机控制设备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注意到企业中存在以下不良情况:该公司的组织结构使总裁办公室以下的人员和机构无法对公司的利润负责,无法适应目前在外国许多国家进行的广泛的业务,而且还加重了销售、生产和工程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使它们难以进行有效协调。此外,有许多决策似乎除了总裁办公室之外,其他任何低于这一级的都不能做出。因此,1997年,总裁将公司分为15个在美国和海外的各自独立经营的分公司,每个分公司对利润负有全部的责任。然而在实行
3、公司重组和人事职能方面出现了大量的重复,各分公司经理无视总公司的方针和策略,各自经营自己的业务,在总裁面前逐步显示出,公司正在瓦解成一些独立部门。在此情况下,总裁意识到自己在分权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于是,他撤回了分公司经理的某些职权,并要求他们就下述一些重要事项决策应征得公司最高管理部门的批准。包括:超过l0万元的资本支出、新产品开发和推广、销售和价格策略以及人事政策改变等。当分公司经理看到他们的这些自主权被收回时,非常生气,并且公开抱怨公司的方针摇摆不定,一会儿分权,一会儿集权。总裁对于自己处于这种情况感到忧虑。 请根据案
4、例1提供的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拓源公司1997年进行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从() A.直线型调整为事业部制B.职能型调整为事业部制 C.职能型调整为地区制组织结构D.事业部制调整为矩阵结构 2.对于公司总裁从分权到集权的做法,你认为如何评价最合理?() A.他在一开始就不应该分权,分权通常都会导致失控。 B.他在一开始分权是对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常都会要求对于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否则就会阻碍发展。 C.他的分权和改组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上有些急躁。 D.他后来的再次控制是对的,在预计到要发生重大
5、危机的前夕,及时地制止了。 3.如果你是该公司的总裁,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下面哪个做法更可取?() A.由于引起了分公司经理的不满,看来重新控制公司的做法有失妥当,应该把收上来的权利再放下去。 B.不管怎样,为了维护作为总裁的威严,必须坚持已做出的决定,在这时千万不能向他们妥协。 C.决定已做出不应该马上更改,否则只会在企业造成更大的混乱。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是马上与各分公司经理进行沟通。 4.现在最关键的是树立总经理的权威,考虑到各分公司经理的不满情绪和他们可能违规的情况,应该预先制定好严格的规章制度,防止他们不服
6、从总裁。在设立15个独立的分公司时,你认为他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A.他根本就不该设立独立的分公司,而是应该考虑矩阵结构等其他组织结构。 B.他在设立分公司前没有周密地考虑总公司和分公司的权责划分的问题。 C.他在设立分公司之前没有和分公司经理进行广泛的沟通。 D.他在作这么大的决策时居然没有找顾问咨询。 5.你认为此案例最能说明什么管理原则?() A.例外管理原则 B.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C.统一指挥原则 D.权责对等原则 案例21995年某月,海尔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丁主任的办公桌上放着职工汪华为
7、的辞职申请书。汪华为是刚进集团工作不久的大学生。在集团下属的冰箱厂工作时,他表现突出,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意见,被评为"揭榜明星"。领导看到了他的发展潜力,于是集团将其提升为电冰箱总厂财务处干部。这既是对其已有成绩的肯定,也为其进一步磨炼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汪华为作为年轻的大学生,在海尔集团有着很好的发展前途,为何要中途辞职?丁主任大惑不解。 经了解,汪华为接受了另一家用人单位的月工资高出上千元的承诺,他正准备跳槽。仅仅是因为更好的物质待遇吗?事情恐怕并非如此简单。虽然汪华为在海尔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及时肯定,上级赋予他更
8、大的权力和责任,但他仍认为一流大学的文凭应是一张王牌和优势至上的通行证,理所当然,他可以进厂就担任要职,驾驭别人而非别人驾驭他。而海尔提出的"赛马不相马"的用人机制更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努力后的市场效果,不是非常注重文凭和学历。人人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能者上,庸者下"。另一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