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70728
大小:5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22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从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来论述语言的民族性。语言既是一个民族的创造,同时又是这个民族中每个成员的自我创造。从个体的角度看,精神气质相同、生活经验相同的群体中每一个人对事物都会有具有个性
2、的理解和反应,语言中也就充满了反映心灵深处奥秘的个性化表述。语言的运用不仅始终以个人为出发点,而且始终为了个人自身的目的。由于语言对精神的阐释和提炼,它甚至扩大了个性的差异。我们可以说语言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正是为不同的个性服务的。语言在民族内部划分为无数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又在这无数个人语言中保持着统一性。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风格,但一个民族的语言在和其他民族语言相比较时却会显示出明显的统一性来。所以,一方面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只有通过个体才能进行,另一方面,创造语言的个体只有在他人的理解中才能进行创造。不论人们怎样关注语言中的个性表现,语言始终是富有民族共性的精神
3、表现。洪堡特认为,要真正认识语言的本质,必须从纷繁多样的个性要素上升到民族性的高度。不了解一种语言的民族性,也就无法认识各种个性化语言要素的真实特质,更无法认识这些个性化要素间的联系。因为,“属于同一个民族的所有个人保持着民族同形性,这种民族同形性把每一具体的认识倾向与其他民族的类似的认识倾向区别了开来。从这样的民族同形性之中,从每一语言所特有的内在动力之中,便形成了语言的个性”。语言事实也证明,“有些精神创造绝非源自个人,再由个人传递给其他的人,而是导源于所有个人同时进行的自主的活动”。总之,“语言无时无刻不具备民族的形式,民族才是语言真正的和直接的创造者”。洪堡特又认为
4、,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创造,绝不是被动的。因为语言并非由人的本性在不经意中创造出来,而是扎根在人的本性中自主地、独立地生成的。一个民族的“智力特性”与该民族的语言可以说是相互塑造,互为因果。语言的运用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民族文化中哲学、文学艺术的发展反过来又对语言中语音、语法、语汇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沿着共同的路径。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如此紧密呢?在洪堡特看来,这是由于二者都是从同一个源泉产生的,而这个共同的源泉目前人类的认识尚不可及。正是由于这种发生学意义上的共源性,所以,“智能的形式和语言的形式必须相互适合。语言
5、仿佛是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以致我们既可以从民族精神中推导出民族语言,又可以从民族语言中推导出民族精神。(节选自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语言既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又能反映该民族成员的个体特性。B.语言可以阐释和提炼个体的精神,因而能够反映甚至放大个性的差异。C.个性化的语言首先反映个体对事物的理解,其次表现群体的精神气质。D.优秀作家语言的民族性来源于民族共同生活经历和精神气质的熏染。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6、A.语言的个性化不仅体现在个体语言诸如词汇、句式的个性化,更表现为语言表达的精神和思想的个性化。B.在一个优秀作家的语言中,作家的个性特征是表象,作家所属的民族的文化特征才是本质。C.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是该语言个体和理解语言的他人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该创造活动体现了语言的民族性。D.无论多么具有共性的语言,其运用的出发点及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表述个人自身。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民族中个体的性格越是丰富多样,其语言的民族特性也就越具有丰富的特点和多样的风格。B.深透地研究一个民族的语言的共性,将有利于研究这个民族的优秀作家的语言个性。C.民族
7、的文化依赖民族的语言发展和传播,同时这个民族的语言深受这个民族文化的影响。D.民族的语言和精神有共同的源泉,但这个源泉还有待人们更深入地研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真实感吴念真阿婆一辈子住在渔村,三十五岁那年先生就翻船死了,七个小孩最大的才十七岁,她说她是以“我负责养小的,大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小孩拉拔大。四男三女七个小孩后来都很成材,也许从小习惯彼此相互扶持,所以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感始终浓郁。他们唯一遗憾的是,阿婆一直坚持住在渔村的老房子里,怎么说都不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