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禊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从修禊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ID:35264805

大小:14.3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从修禊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_第1页
从修禊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_第2页
从修禊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修禊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修禊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序》为何作?修禊事也。王羲之等四十一人到山阴兰亭河边洗濯,祓除不祥,回来写了诗和这篇序。修禊是主旨,想到生老病死并不奇怪,并由此触发魏晋以来的玄远尘外之思,因而带有某些悲观情绪。郭沫若说: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子侄等于三月三日游春,大家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不可能产生悲观情绪,而序中的情绪和王羲之倔强性格不合,由此论证《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作的。这是把这次出游,看作游春,而忘记了修禊,才产生《兰亭序》伪作的结论。修禊是古老风俗。殷周以来,巫觋的遗风仍有留传,禊即其一。《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由女巫导演,于三月上巳沐浴除灾祈福。汉代应劭

2、的《风俗通义》把禊列为祀典,说:禊,洁也。春日万物生长蠢动易生疾病时于水上洗濯防病疗病。《后汉书,礼仪志》即有祓禊(祓是古代除灾祈福仪式),此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去宿垢是除去旧病。这里刘昭作注说:韩诗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巳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所以后汉祓禊还学古代女巫用香薰花草沐浴,去病患,除鬼魅,作祈禳。而禊的另一说法,挚虞说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所以举行祓禊,因为有灾,洗濯消灾祈福。正是思念消灾祈福,面对灾害病痛鬼怪可能出现的恐惧,忽生老庄齐物论,所以《兰亭序》写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死

3、生为虚诞,是可能产生的情绪。《兰亭序》写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在洗濯以后,大伙列坐水畔,随水流放下带羽的酒杯──一觞吃酒。像《宋书礼志》所写分流行觞,遂成曲水。依愚见,曲水是人工造成环曲的水沟。从曹魏明帝曹睿于洛阳芳林园天渊池南开始建石砌曲水沟来修禊,成了人工的流杯亭。至今北京中南海、香山、恭王府和绍兴兰亭众多的流杯亭无一不建成环曲的水沟,即曲水行觞。关于曲水,《晋书束传》:(晋)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虞对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村人以为怪,乃招携之水滨洗祓,遂因水以泛觞,其义起此。’帝日&

4、lsquo;必如所谈,便非好事。’(束)进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言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羽觞随水波’。所以曲水行觞还有因欢庆建城成功的意义,只不是修禊罢了。魏晋时曲水行觞祓禊的风俗很盛行。魏明帝建第一个流杯亭,晋武帝很关切发问如上述。晋怀帝于洛阳天泉池南石沟引御沟水,池西积石为禊堂。东晋海西公也在建康钟山立流杯曲水。而王羲之等会稽山阴兰亭正是行这习俗。因祓禊用水洗濯,必需临河,所以《兰亭序》既称为《禊帖》,也称为《临河序》。两者实为一文有所增减。《临河序》说众人之游,《兰亭序》后段侧重抒写个人的感慨。因为春日出游,面对

5、风和日丽,溪水潺,万物昭苏重新,游人自然欣悦高兴。只是临河祓禊,洗濯之中,想到病痛等等难免凄戚。如郭沫若所指出同游的颖川庾蕴的一首五言四句有点消极意味,他的诗是:‘仰怀虚舟说,俯叹世上宾。朝荣虽云乐,多毙理自因。’虽消极而颇达观。但其他二十五人的诗都是乐观的,一点也没有悲观的气息。或并非如此。郭沫若还录了王羲之写《兰亭诗》五首之二,说丝毫也看不出有悲观的气氛。但请看其三、其五(此据北京出版社1985年出《兰亭墨迹汇编唐陆柬之临兰亭诗》):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前谈非所心,虚室是我宅。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相与无相与,形骸

6、自税落。(其三)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造新□暂停,以往不再意。于今为神奇,信宿为尘滓。谁能无此概,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其五)诗所表现的,生命无常,玄虚为尚,人生如过客,形骸容易散落的思绪和《兰亭序》是一致的。宋代政和元年黄伯思看了柳公权书写兰亭修禊诸人诗,说:今山阴修禊诸贤诗,皆寄尚萧远,轶迹尘外。这说得有道理。应该说《兰亭序》也像这些诗一样表现了由修禊触发的魏晋玄远轶迹尘外的思想。再看看同去的谢安写的诗:淳醪陶玄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这表现魏晋玄远,生命无常是明显的。尤其安复觉彭殇。比起王羲之的齐彭殇为妄作不是更悲观,走得更远吗?王羲

7、之也有这同样的情绪,悲观的话是: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王羲之是正视人生的,以为死生是大事。《兰亭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两字,这正是修禊祈求的求生避死。王羲之的死生观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就比谢安的积极多了。后面说悲夫,也不过着重死生的不同。这又和好玄远谈尚旷达的魏晋思想不同,或有些像郭沫若说的王羲之的性格是相当倔强的。他自己是以忧国忧民的志士自居的。吴楚材的《古文观止》的注释说:但逸少旷达,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兰亭序》正视死生正表现王羲之的倔强性格,怎能说是假的呢?而孙绰的《兰亭后序》:曜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