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58086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陶斯学先进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陶斯学先进事迹材料陶斯学,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大竹县十佳教师,达州市学科带头人,四川省骨干教师,四川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该同志生于1965年4月,1988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2001年四川师范大学物理教学论研修班结业。2002年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该同志长期担任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物理备课组组长、物理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1996年、1999年、2002年、2005年、2008年担任大竹县高三物理联合教研组组长。1996年、1999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2000年、2001年、2002
2、年、2003年、2008年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1989年、1995年、1998年、2001年、2004年、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高中物理竟赛优秀辅导教师。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2005年获大竹县高中教育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被评为大竹县优秀人才示范岗、达州市学科带头人和四川省骨干教师。2007年被市教育局、市科协评为优秀科技辅导员,还被中共大竹县委、县政府评为大竹县十佳教师。一、献身教育,敬业爱生树崇高师德陶斯学拥护中共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3、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和班主任工作职责,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求真务实,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师德高尚,能够充分展现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热爱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陶斯学参加工作21年,做班主任15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无怨无悔。其循循善诱、爱护学生的崇高师德,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在培养人才方面成绩突出。陶斯学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德育人、育人育心、传承文
4、明、启智求真、立志成才”为己任,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注重以“情”字架起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并耐心地严格地对不同个性品质的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从不歧视差生,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和颜悦色,春风化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着眼于每个学生全方位的提高。在他所教的学生中,有考上北大、清华大学的:王大政、谢峰、李友春、夏银波、喻海博、刘彦汝;也有高中时学习不佳,但毕业后从商的宋春同学,如今在深圳事业发达,为国家的外贸事业做出了显著成绩。每当这些同学回首中学时代,无不感谢陶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陶斯
5、学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爱生如子,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差等生,坚持正面教育,用自己的行为感化学生。高2002级6班学生杨瑞俊,入学学习基础差,生活散漫,对学习缺乏自信心,是典型的“双差生”。陶斯学以高中入学教育为契机,通过家访和对杨瑞俊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终于使杨瑞俊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经过三年的努力,由一名入学时的“双差生”变成了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考入了重点大学。高2005级5班学生王明健家庭贫寒,学习成绩差,高
6、一下学期就想外出大工,陶斯学多次与他谈心,生活上帮助他,思想上启迪他、带领全班同学为他捐学费。最终他取得高考623分的成绩。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是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学校教育不出废品。高2008级10班学生李成沉湎于上网,浮躁好动,不思进取。老师讲课时他不是东张西望,就是睡觉。为了矫正李成的不良行为,陶斯学潜心研究了中学生上网成瘾问题,发现问题虽然出在学生身上,但根源却在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陶斯学经过多次家访,想到了一个根治李成上网成瘾的方法:首先,请家长积极配合,控制其作息
7、时间,并多次将他从网吧找回学校谈心;其次,动员学生干部和李成结成帮扶对子,帮他走出孤独的阴影;第三,在全班开展“网络的利与弊”、“怎样利用网络”、“拒绝不健康网站”等系列讨论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第四,让李成参加物理兴趣课外活动小组,转移兴趣。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陶老师不仅使李成戒掉了网瘾,还使李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惯。2008年,李成以642分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二、躬耕教坛,业精于勤促学生全面发展陶斯学教育教学能力强,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他对班级管理及教育的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都有自己独到的
8、见解。他在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中,提出了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的班级管理方法。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陶斯学在班级教育工作中,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