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57989
大小:14.7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2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寓言四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四则寓言有两则是选自《伊索寓言》,另外两则选自《韩非子》。前两则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智子疑邻》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塞翁失马》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本课更在于灵活地分析寓意,允许从不同角度作概括。【教学目标】1、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2、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3、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2、》,积累文言词语。【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疏通字句。老师预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寓言总是很受孩子喜欢,这个学期我们学过寓言吗?什么是寓言呢?读课前导语。二、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1、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思考:⑴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⑵赫尔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赫拉像的价钱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⑶一个银元是贵还是
3、便宜?⑷如果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2、根据情节,归纳寓言寓意。三、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蚊子和狮子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
4、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所以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
5、化。并且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四、联系实际,深入探究1、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吗?2、你觉得这两个故事还适用于哪些人呢?五、布置作业1、自编寓言故事,注意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参考题目:⑴嘴和眼的对话⑵树和斧子2、预习《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学过程〗一、导语昨天,我们学的是古希腊的寓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古代寓言两则。中国
6、古代有许多这样的寓言,它们就像珍珠一样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们作为论据来阐明事理,非常具有说服力。如:《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二、疏通课文1、学生朗读,自主探究。2、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探究。3、小组提出无法解决的字词,全班讨论。然后教师打出课件,学生解释加点的字。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
7、以跛之故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三、复述故事情节在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加深理解。四、多角度归纳寓意1、先引导学生读课本204页钱钟书伊索寓言新解,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发表见解。⑴《智子疑邻》:积极方面: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消极方面: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
8、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⑵《塞翁失马》:这位失马的塞翁,不以众人之吊为忧,不以众人之贺为喜,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沉着冷静,方寸不乱,既看到了祸福同门,利害相邻,也看到了祸福相转而相生,充分地体现了道家淡泊无为,蹈虚守静的心态。这种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但这种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相对主义观点,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是不够科学的。同时,文末以丁壮者死者十九来反衬塞翁之子以跛独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