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13690
大小:19.6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1
《关于肇庆市包公祠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肇庆市包公祠的调研报告一、引言(一)背景陈述2017年3月25日,在文学院青志部的指导和全体班干的组织下,15汉语言文学的3个班前往肇庆包公祠对包公祠的建筑与文化内涵进行调研。细雨纷纷,寒风凛冽,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调研的心情。肇庆包公祠坐落于城西厂排街(原包拯所设端州驿站处),与延庆观毗邻占地11500平方米,包公祠占地一公顷左右,建筑风格古朴,全祠由主展区、园容景区和功能服务区三部分组成。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有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
2、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离肇庆学校并不远,坐车大约半个多小时。(二)相关概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专研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
3、经过政策预评估。包公文化:一是忠孝,二是爱民,三是公明,四是清廉。包公文化中还包含了保护弱者,为民做主;不畏强权,独立秉公断案;不拘形式,着重结果和实质正义;讲究情理法的统一;亲民便民等司法工作一般的价值观和举措。这些司法的一般价值观和举措,与当今司法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做法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二,调研目的(一)了解肇庆包公祠旅游景点的发展历史 (二)深入了解包公祠的旅游特色、风土人情、民俗故事(三)归纳包公祠的文化内涵三,调研范围包公祠内所有景点,景观,建筑以及绿植四、调研方法1.方案调研法 2.网
4、络搜集法,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和相关新闻五、调研结果分析(一)、调研对象特征分析:【1】包拯(999-1062),字希仁,汉族,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天圣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
5、正廉洁,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戏剧,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他为官刚正廉明,不畏权贵,执法公正,铁面无私,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敬颂。包公祠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在中国历史上凡是为国家和百姓做了好事而受到拥戴的杰出人物,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公德,总是为其建祠立庙,敬若
6、神明。肇庆包公祠就是肇庆人民纪念包拯功业的一座祠堂。包公姓包,名拯,叫包拯。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和政治家。包公做官清正廉明,有“民本”思想,比较关心民间疾苦,断案比较公正,所以群众都比较拥戴他。包拯在肇庆任端州府尹三年,为端州人民挖井引水,开荒教学,留下不少历史古迹。肇庆包公祠重光后,到肇庆包公祠朝拜的粤港澳及东南亚游人络绎不绝。(二)、结果分析:包公祠以牌坊、山门、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为主体建筑,以亭、阁、廊、井、池组成仿宋建筑群,祠的整体设计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主殿重
7、塑了高3m的包公坐像,配殿陈列了包拯在端州的政绩、历史故事、民间传奇壁画及有关文物,并有宋代名将岳飞、文天祥的塑像。整体布局严谨、古朴大方、严峻肃穆、巍峨壮观,是肇庆的旅游热点之一。【2】包拯的民间故事之所以能成为包公文化,包公个人之所以能成为理想化、脸谱式的人物,一方面,是因为包公具有强烈的人格感召力。包公个鲜明,虽然正史的记载不多,但有据可查的史料已经显现出了包拯鲜明的性格特征:忠孝、刚直、公明、廉洁。包拯在开封府任职只一年三个月。这短短的时间内,他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
8、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及时惩办诬赖刁民,坚守为民做主,使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宋史》记载,当时开封府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说,没有钱疏通关节,不用担心,还有阎王老爷和包老爷做主。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和普通百姓对清明政府和公道正义的渴望追求所。从史料的记载看,包拯一生并没有多少时间办案,大部分精力是在进谏和财政方面,可为什么民间艺术中赋予他诸多执法断案的想象和故事,主持公道、除暴安良的“青天”形象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这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