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社会实践报告大一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大一

ID:35210509

大小:1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1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大一_第1页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大一_第2页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大一_第3页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大一_第4页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大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大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调查千年古城——州城的建筑2010年的假期如期而至,而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是我在大学的第一个假期,而我们也要进行社会实践。与此同时,我们的家乡——千年古城州城,在社会主义的引导下,从萧条又渐渐走向了繁荣。而如今一座座楼拔地而起,一座座桥横架天空,但是,一栋栋古建筑在现代文明下遭到摧残,逐渐消失。而在我的家乡,曾经的辉煌在逐渐没落的情况下,又重新受到重视,从而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而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代建筑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由于我学的是建筑,所以在这个假期,我专门走访了州城的一些古老建筑,了解一下这些建筑的构造与历史。州城始建于宋咸平三年(1000年),是一处

2、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迹众多、地灵人杰的千年历史文化古镇,是山东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泰安市计划单列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5.7万亩,辖71个行政村,6.3万人。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浓厚。州城位于东平县西南部,西邻东平湖,北枕大清河,东靠105国道、济菏高速公路,250、331省道在城区交叉穿过,全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通讯、电力网络。城内古迹众多,遗存丰富,著名的有父子状元坊、清真寺、永济桥、桂井子等。州城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作为元杂剧创作中心,运河文化和水浒文化在这里交融、激荡,孕育了文学巨著《水浒传》。州城地灵人杰,人才辈出,举世闻名

3、的有北宋父子状元梁颢、梁固,东汉 末的文学家刘祯,南宋泼墨大师梁楷,医学家钱乙,元代的戏曲家高文秀,农学家王祯及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等人。宋代文人名士欧阳修、司马光、苏源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清代诗人王士祯等在州城留下了足迹和传世之作。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元大都出发,顺运河南下,至州城游览后,惊讶不已,他写道:“这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大都市,商品与制造品十分丰盛……大河上千帆竞发,舟楫如织,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大诗人元好问曾数游东平,其《出东平》一诗中便有“高城回首一长嗟”、“市声浩浩如欲沸”之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州城的壮观与繁盛

4、景象。由于城内地势低洼,碧波环绕,多种苇、蒲、莲藕,“至夏秋之交,荷花半城,渔舟唱晚,风景清幽,不亚于江南”,是名副其实的江北水乡。而州城的建筑也是极具特色。清真寺。位于十里宋街北段西侧,占地约6亩,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宏伟的伊斯兰教礼拜寺,1994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年间,明嘉靖、清康熙、宣统年间多次重修与扩建。2006年,对清真寺进行了大修改造。寺坐西向东,从东向西依次为大门、天井、二门、前殿、后殿、观赏台等。其中前殿为主殿,起脊灰瓦顶,歇山式建筑,高12米,面阔20米,五开间,近深10.2米,内为四梁八柱梁架结构。顶脊砖

5、雕浅浮雕图案,脊中有宝鼎一座,两侧均饰以龙纹鸱吻,吻兽高突,正檐翘起。前殿和后殿有拱沟相连,后殿镇以攒尖式顶,斗拱结构,高出前殿之上,造型奇巧,巍峨耸峙,与北京天坛祈年殿的上顶有异曲同工之妙。左右各有耳子一所,木柱支撑,灰瓦顶。殿西为观赏台,台西为鱼塘,水面广阔,衬显寺建宏伟壮观。社稷坛。在西门外,建于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为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社稷是土地之神。社,五土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士,象征国土。稷,五土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祗,为农业之神。风云雷雨山川坛。在

6、南门外,《大清会典》规定,各省府州县,风云雷雨山川与城隍之神,共祭一坛。先农坛。在东门外,雍正四年建,为祭祀先农诸神的场所。郡厉坛。在北门外,后因东平降为散州,改称邑厉坛(《大清会典》规定,州称郡厉,县称邑厉)。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官府举行祭坛仪式,祈求一境平安。州署。旧称“衙门”,作为政治中心,居城中央,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太守姚铉所建,宋为郓州东平府治,金元时为山东西路总管治。齐帝刘豫改称州城为“东京”,作为国都,还增修了宫殿,虽几经战乱废毁,但由于历代州守的修葺重建,至清道光“基址规模宏敞如旧”。当时的州署,大门三间,外有照墙,南有仪门及东、

7、西角门,仪门外东侧有土地祠三间,祠南建有监狱,有房屋十一间。州署内由南至北,共有六堂,内有班房、耳房、书房、厢房等各类房舍100余间。其中三堂东侧建有慎余堂,左侧建有爱吾庐,皆为沈维基建,时轩牕旷朗,叠石甃池,为公余憩息之用。六堂后,有介福楼,为康熙三十年知州赵廷嘉所建。州署志书称“壮万众之观瞻”,后毁于火灾。东平所掌印千总署。址在州治东南,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建,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重建。民国时期,稍加修葺,作为县党部和县农会的办公地点。建国后作为县公安局驻地。现尚存一幢三层三间砖楼。另在城内还有历朝历代所建同知署、通判署、察院行台、后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