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91242
大小:4.22 MB
页数:137页
时间:2019-03-21
《软土隧道固结性状及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软土隧道固结性状及相互作用理论研究姓名:刘干斌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岩土工程指导教师:谢康和;施祖元20041201软土隧道固结性状及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摘要由于软土的同结、流变以及隧道衬砌的半透水性,软土隧道的内力与变形将随时问长期变化和发展。但目前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从Biot同结理论出发,对软土隧道的阑结性状和相互作用以及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展开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揭示和掌握衬砌和土体的相对渗透性对软土的固结、流变以及对隧道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为软土中隧道的设计计算和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工作如下:1.考虑隧道衬砌和周围土体的相对渗透性,
2、假定隧道处于半封闭状态(即边界半透水)且为薄壁柔性,研究了粘弹性饱和土体中深埋圆形隧道的I矧结问题。将隧道边界上的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条件分解,形成三类简单的计算模型,在Laplace变换域中分别得到相应模型条件F的解答,并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得到了该圃结问题的解。现有不考虑土体同结和流变、且简单假定隧道边界透水或不透水情况下的解均为此解的特例。同时,利用Laplace逆变换得到了时间域中的数值结果,分析了土体的阻尼、反映隧道半封闭特性的渗透性参数及侧压力系数对软土隧道固结性状的影响。2.考虑衬砌材料和土体的流变性以及衬砌的刚度,利用薄壁圆柱壳理论,研究了粘弹性饱和土体中半封闭圆形隧道衬砌一土相互作用
3、问题。在Laplace变换域中得到了考虑阍结和流变耦合作用下的解答。当不考虑衬砌材料的鄹#度时。此解可退化到衬砌为柔性条件下的解。利用Laplace数值逆变换得到了时间域中的结果,并由此讨论了衬倒和土体的阻尼比和相对刚度、衬砌的相对厚度、渗透性参数和侧压力系数对隧道衬砌一土相瓦作用的影响。通过将按本文和现有方法分别计算得到的弯矩进行比较表明:反映衬砌和土体刚度的系数瓯对弯矩有较大影响;相对刚度越大,弯矩也越大;在1~100范闹内,刚度系数任何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弯矩的明显变化。3.对隧道边界上受轴对称荷载和流体压力作用情况下半封闭压力隧道周围软土的圄结及衬砌一土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到隧道
4、周围设置集中排水、不透水层等复杂情况下的解答,并分析了衬砌渗透性参数等对固结性状的影响。提出采用反映衬砌材料孔隙率的应力系数r来确定隧道边界上衬砌和孔隙水分别承担的内水压力值,从而可避免当前匿力隧道计算中将隧道边界上的内水压力视为轴对称荷载或流体压力这两种简单假设,使压力隧道的计算更接近于工程实际。4.首次将衬砌的半封闭特性引入于隧道的动力响应问题,基于Carcione建立的反映土体松驰和流变的粘弹性本构模型,在频域内得到了考虑衬砌刚度、隧道边界上受轴对称荷载及流体压力作用下半封闭圆形隧道衬砌一土的动力同结和相互作用解答。分析了衬砌和±体的材料及几何参数等对固结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土体粘弹性
5、性质的最小质量因子和土体的粘滞阻尼具有相同的力学意义,从而很好地验证了Carcione粘弹性本构模型的合理性。5.在时间域内,研究了粘弹性饱和土体中隧道边界上受任意荷载作用的衬砌一土动力固结和相互作用问题,通过引入势函数和Helmholtz分解原理,并利用应力系数r得到了不同{:『向.应模式下该问题的解答。现有无村砌条件下隧道的动力响应解仪为本文解的个特例。在考虑和不考虑隧道衬砌和土体的相对刚度条件下,分析了第一类响应模式下衬砌和土体的材料和几何参数等对位移、孔隙水压力和应力响应的影响,并通过对多种响应模式一Fi,t-算结果的对比表明:不同响应模式下的隧道动力响应有很大差异。关键词:软土;隧道
6、;衬砌;半封闭;粘弹性;固结;相互作用;动力响应;应力系数频域;时域StudiesontheConsolidationBehaviorofSoftSoilaroundaCircularTunnelandtheInteractionTheoryABSTRACTItiswellknownthatthechangesofinternalforceanddeformationassociatedwithatunnelinsoftsoilwilllastforalongtimeduetotheconsolidationandcreepofthesoftsoilaswellasthepartiallype
7、rmeablecharacteristicsofthelinerofthetunnel.However,therelevanttheoreticalstudylagsfarbehindtheengineeringpractice.Tounderstandandmastertheinfluenceofthepartiallypermeablecharacteristicsoftheliner,th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