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62885
大小:341.2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0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农业厅关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豫农政法〔2015〕36号各省辖市及省直管县(市)农业局(农委):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和《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努力在农业产业上挖掘新潜力,在提质增效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开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现就调整优化我省农业结构提出如下意见。一、重要意义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全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三农”投入,推动了农业农村
2、经济持续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2004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实现“十二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实现“十二连快”,农村公共事业扎实推进,农村1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但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深刻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全省农业发展的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不断聚集,资源环境亮起红灯,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品质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存在差距,低档次的大宗农产品销售不畅,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滞后,难以适应和满足居民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种养衔接不紧、循环不畅,农业尤其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务农增收乏力;农业区域比较优势未
3、得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农业功能和潜力挖掘不够,一二三产融合不足。这些情况表明,农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势在必行。当前,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机遇难得、恰逢其时。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产品消费、加工需求的增长量可能有所减弱;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全面实施,农业生产的保障重点更加突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扩展了农业发展新空间。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增长模式,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需要,缓解资源和环境约束,对我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4、义。2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建设现代农业大省为主导,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提质增效、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布局优化、产业融合、品质提升、循环利用为重点,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1.坚持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坚守耕地红线,做到面积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稳定提升粮食产能,优化品质结构,构建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夯实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2.坚持市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规
5、划引导、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及其布局,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3.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大力推广应用优良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农产品科技含量。4.坚持发挥比较优势。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确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3产品、支柱产业和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5.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生产与生态并重,统筹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加强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加大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三)发展目标。稳定搞高粮食产
6、量和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实现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全省粮经饲、种养加、农牧渔发展相协调,农产品加工业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农业功能深度拓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重点任务(一)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调整优化品质结构。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粮食发展思路,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重点,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工程项目资金,统一建设标准,加快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实现藏粮于地。积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粮食
7、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等,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藏粮于技。落实好粮食生产政策,保4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藏粮于民。根据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群众意愿,进一步优化粮食品质结构,扩大加工粮、饲料粮、专用粮比重,压缩和淘汰市场滞销的品种,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适当增加红薯、大豆和优质小杂粮的种植面积。(二)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