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吹脱—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

氨吹脱—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

ID:35157909

大小:3.89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3-20

氨吹脱—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_第1页
氨吹脱—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_第2页
氨吹脱—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_第3页
氨吹脱—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_第4页
氨吹脱—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氨吹脱—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单位代码:篡傲至妙乂f硕壬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氨巧脱学号20120332:金要勇作者;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2015年06月08日独创性说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W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工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

2、文中做了明满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雜名么豪i曰期.I:>(r《g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巨:本人完全了解安徽工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P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遽循此规定。签名么室导师签名日期:知LTi聖__.任^J安徽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氨吹脱-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ExperimentalStudyontheTreatmentofAnaerobicEffluent

3、ofDairyWastewaterbyAmmoniaStrippingandCoagulation作者:金要勇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指导教师:孟海玲单位:能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06月07日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02摘要摘要奶牛场废水氨氮、有机物浓度高,经过厌氧处理后,虽然大部分有机物得以去除,但氨氮浓度不降反升,碳氮比失调,给后续好氧处理带来困难,处理效果差,往往难以达标排放,探索高效、适用的厌氧出水后续处理工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奶牛场废水厌氧出水的后续处理问题,以马鞍山蒙牛现代牧场废水处理中的UASB出水为研究对象,进

4、行氨吹脱和混凝试验处理,试验过程中,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曲面试验,分析了运行参数对氨吹脱和混凝工艺对奶牛养殖场厌氧出水的处理的影响,以及各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确定了氨吹脱和混凝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得出了以氨氮、CODCr以及SS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为该组合工艺处理奶牛养殖废水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试验首先对UASB厌氧出水进行氨吹脱处理单因素试验,随着吹脱时间的增加,氨氮去除率逐渐增加,5h以后变化均趋于平缓,且吹脱时间5-6h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确定较佳的吹脱时间范围为5-6h;氨氮去除率随着pH值

5、的增大逐渐升高,pH值大于11以后变化趋势减缓,且pH值为11与12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确定氨吹脱的较佳pH值范围为11-12;氨氮去除率随气液比的增大而增大,当气液比为1000-3000时,氨氮去除率较显著增加(P<0.01),而当气液比大于3000时,氨氮去除率变化趋于平缓,试验确定的较佳气液比范围为3000-4000;氨氮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温度为10℃-30℃时,氨氮去除率变化较显著(P<0.01),温度继续升高,氨氮去除率变化不大,试验确定适宜的吹脱水温为30℃。(2)氨吹脱响应曲面试验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

6、以氨氮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方程。对氨吹脱工艺参数的交互作用分析得出:pH值和吹脱时间以及吹脱时间和温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H值和温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对氨吹脱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优化参数:pH值为11.5,吹脱时间为5.3h,温度为32.5℃。其对应的响应值所能取到的最大值为92.8%。(3)对氨吹脱出水进行混凝单因素试验,确定PFS为较优的试验用絮凝剂。随着PFS投加量的逐渐增加,CODCr和SS去除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具I氨吹脱-混凝处理奶牛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大,CODCr和SS去除率呈先增大

7、后减小的趋势,且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CODCr和SS去除率呈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显著(P<0.05),当搅拌时间为4、5min时,其对应的SS去除率相差不大;沉淀时间在5-20min,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CODCr和SS去除率迅速增大,有显著差异(P<0.05),20min以后增幅明显变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确定的PFS投加量、搅拌速率、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分别为2.85g·L-1、180r·min-1、4-5min、20-25min。(4)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混凝工艺进行了响应曲面试验,分别以CO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