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甘肃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ID:35142891

大小:4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0

甘肃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_第1页
甘肃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_第2页
甘肃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_第3页
甘肃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_第4页
甘肃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依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甘办发〔2012〕58号,以下简称《评奖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一、总的要求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是省委、省政府的最高奖,旨在调动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次评奖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2、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互补,构建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气派、甘肃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10注重突出具有重大理论创新价值、关系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成果,注重突出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理论支撑的成果,注重

3、突出甘肃特色学科,注重突出我省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研究成果。要进一步重视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研究成果。要坚持公开、公正、客观、择优的原则,实事求是,宁缺勿滥。全面展示和反映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实力、科研成果和理论水准。二、参评条件凡在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完成的成果,均可申报参加评奖。1、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的符合《评奖办法》要求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向初评小组申报。2、经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和省社科规划办公室立项,但未公开发表和正式出版、确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4、益、并已正式结项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承担单位或课题组,须向省评奖办公室提出申请,经省评奖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可直接进入学科复评阶段参评。3、其它未公开发表和正式出版、确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承担单位或课题组,须向省社科联报送《甘肃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鉴定申请书》、成果结项证书和成果材料各一式五份,经省社科联审查并组织有关专家鉴定通过后,可直接进入学科复评阶段参评。三、成果申报101、申报受理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初评小组,受理本学科作者申报的成果。市、州初评小组,受理本地区和中央、省

5、属驻本地区单位作者申报的成果。省委政研室初评小组,受理省委机关各部门作者申报的成果;省政府研究室初评小组,受理省政府机关各部门作者申报的成果;准予设立初评小组的高等院校、省社科研究单位和民办社科研究单位,受理本单位作者申报的成果。每项成果只限于向一处初评小组申报。2、申报要求申报评奖的成果,由第一作者填报《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一式三份(其中二份须隐去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并报一份完整的原件和将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隐去的复印材料二份及电子版《申报表》一份。另附的评介

6、评估评价和转载引用采纳材料等佐证资料,报送材料与成果材料的要求相同。委托申报成果者,申报人应持有第一作者委托证明向初评小组申报。申报成果必须缴纳申报和委托评审费。其标准为:丛书类每本100元;著作类每项成果21000元;论文类(含调研报告)每项成果100元。委托评审费,由初评小组按所有申报参加初评成果申报费总额的60%上缴省评奖办公室,用于补充复评和终评费用。3、申报界限每位作者最多可以第一作者名义申报两项个人成果,在各级评审过程中,按择优原则限一项成果入选。编著类成果,须由在甘肃工作的主编(或编写组

7、负责人)提出申报。此类成果的某一章节不得以个人成果名义申报。系列论文是指正标题或副标题相同、从不同视角和层面研究同一问题、在本次评奖规定时限内完成并发表的一组论文(不少于3篇),可以总成果名义申报,也可以单篇论文申报。丛书是指3册以上,围绕某一主题编写的系列图书,其出版日期以最后一册的出版时间为准。论文集不能以总成果名义申报。其中同一作者的论文集,其所收论文符合系列论文要求的,可以总成果名义申报。否则,只能以单篇论文申报。4、申报成果材料一律不予退还。四、评奖进程本次评奖按初评、复评和终评的程序进行。

8、时间安排:4月30日前为成果申报、资格审查与推荐阶段;5月1日至5月31日为初评阶段;6月1日至8月10日为复评阶段;8月11日至9月21日为终评阶段。10五、评审机构1、初评小组初评小组负责受理申报成果的资格初审和初评工作。初评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专家不少于3人。初评小组成员名单应在2015年4月30日前报省评奖办公室(评奖办公室设在省社科联)审查备案。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初评小组,由常务理事会提名组成。市、州初评小组,由市、州委宣传部或社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