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透膜灌溉原理与应用

半透膜灌溉原理与应用

ID:35140406

大小:2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0

半透膜灌溉原理与应用_第1页
半透膜灌溉原理与应用_第2页
半透膜灌溉原理与应用_第3页
半透膜灌溉原理与应用_第4页
半透膜灌溉原理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透膜灌溉原理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半透膜灌溉原理与应用用于沙漠和丘陵的微型水库(MR)灌溉系统在沙漠中,没有灌溉就没有绿色,同时,实施沙地灌溉又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主要原因是:1、沙地持水能力差,灌溉水不能在根系附近存留,大部分渗漏流失,而且沙漠的渗漏能力几乎是“无限”的,无论浇多少水都会被沙漠瞬间吞光。2、若想保持植物根区湿润,必需不停的浇水,将消耗大量的水和动力。3、沙漠地面不平整,大小沙丘不规则分布,高度从几米至几十米不等,不加以平整,滴灌设备无法使用,而平整土地一方面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一方面要破坏了原有地貌和土著植被,是对原生态的又一次破坏。4、即使

2、勉强使用了滴灌设备,渗漏损失仍不可避免。由于沙性土壤中的毛细管极不发达,大孔隙多,大量的水分易于穿越沙粒间的大孔隙,向下渗漏,土壤的水平持水能力和侧向渗透运移能力差,滴头下部润湿体为直径很小的细长形,水分快速流径细长的润湿体,以重力水形式向下渗漏到根层区以外,难以取得良好灌溉效果。根层区图一,壤土润湿体沙土润湿体基于上述原因,目前,沙地及其它高渗漏性土壤的灌溉问题,仍是困扰灌溉界的一个国际性难题,影响着这类地域的植被重建,制约着沙漠荒化改造和人工生态恢复的推进。全球性的荒漠化灾害与全球变暖,土地退化一起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共同面临的

3、三大灾害之一,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观注和积极应对。水是荒漠化治理、植被恢复的第一限制因子,为解决沙漠灌溉问题,我们经近十年的反复探索和大量的实验研究,终于找到了一种经济上可行、技术上可靠、地域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推出将半透膜功能应用于灌溉领域的“微型水库”灌溉系统。微型水库灌溉系统针对荒漠化地区远离水源、无人、无电的特点,并制订了配套的“5间歇供水,连续灌溉”的灌溉制度,实现了不用电力驱动,无须人员操控,系统即可自动运行的“傻瓜式”工作状态,为大规模进行生态建设,扼制荒漠化漫延,沙生植物培育和山区林果业灌溉提供了有效

4、的技术支撑。一、半透膜性能和微型水库半透膜是一种功能性薄膜,天然半透膜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元件”。半透膜是一种可渗透性薄膜,具有定向渗透和选择性渗透功能。当半透膜两侧液体能量不同、存在能差时,介质会穿越半透膜由高能侧向低能侧缓慢渗透,渗透的驱动力是两侧的能量差,能差越大,渗透速度越快,渗透量也越大。只要能差存在,渗透过程就会持续不断的自动进行下去。如果膜的两侧一侧是水,一侧是土壤,由于自由水的水势为零,是水势的最高状态,而土壤水势通常为负值,二者之间存在势能差,在势能差的驱动下,水分穿越半透膜向土壤

5、方渗透,使土壤湿润,作物受到灌溉。我们用特殊工艺制成了高分半透膜,用这种半透膜制成不同规格的袋状容器(见图二),容器内充水后,埋入树根旁的土壤中,袋中的水分在水—土壤之间水势差驱动下,穿越袋壁薄膜向土壤渗透,使土壤湿润。这个渗透过程是缓慢而不间断的,随时间的推移和渗透总量的增多,会在树根周围形成含水量较高的润湿体(如图三),树根从润湿体内吸收水分,受到灌溉。润湿体不断地接受容器渗出的水分,补充树木的消耗,从而在水—土—树三者之间形成了一条良好的供应链,只要容器中有水,树木就可以不停的受到灌溉,假如容器的盛水量是5kg,每日向土壤

6、渗出水量是170ml,那么,一支容器充满水后可连续对树木灌溉30天,30天后再充一次水,如此循环,使树木在整个生长期都受到充分灌溉。三通半透膜护套图二图三由于半透膜容器既有供水功能,又有蓄水功能,埋在树根旁相当于给每一棵树配备了一个小小的水库,因此将这种灌溉容器形象地称为“微型水库”(microreservoir),简记为MR。由于MR以缓慢渗透的方式向土壤供水,渗出的水分有足够的时间水平运移,使水分以5土壤颗粒表面吸附水和毛细管水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不会通过土壤颗粒间的大孔隙向下渗漏,从而解决了沙地灌溉中最棘手的水分渗漏问题,

7、使高渗漏性的沙土地的灌溉可以像其它土壤一样正常地顺利实施。MR的上端是一个T型三通,其两个接口可与塑料管插接,与另外一棵树下的MR连接,将林中各棵树下的MR全部用塑料管连接,组成一个灌溉网络系统,系统的一端设一入口或水箱,向水箱中加水使系统中所有的MR都充满水,充水后的系统进入灌溉的工作状态,使每一棵树都受到充分灌溉。二、微型水库(MR)灌溉系统的适用范围1、适用于没有电网、远离水源的荒漠地区MR灌溉方法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灌溉制度,即“间歇给水,连续灌溉“制度。所谓间歇给水,即一次给水将灌溉系统中的MR全部充满后即停止供水,直至M

8、R中的水分全部消耗完,才再一次给水。两次给水之间的间歇时间可以很长,一般为30~50天。在给水间歇期间,灌溉却没有间断。水分不断地从MR中渗出,每日不停的自动地对植物进行灌溉。这种创新的灌溉方式,一方面减少了人工灌溉给水次数,与人工浇灌相比,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