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122988
大小:3.24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3-19
《mibr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学号612610200672750学校代码10487密级硕士学位论文MIBR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学位申请人:李永生学科专业:市政工程指导教师:章北平教授答辩日期:2008.6.5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StudyonAdvancedWastewaterTreatmentbyMIBRProcessCandidate:LiYongshengMajor:MunicipalEngineering
2、Supervisor:Prof.ZhangBeiping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P.R.ChinaJune,2008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
3、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本课题主要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资源性与污染性双重缺水现状而现有中水处理工艺系统复杂,处理成本高等不足
4、,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中水回用新工艺——城市污水低成本分质处理的一体化连续流间歇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IBR技术。通过对该技术工艺效能和运行调控的试验研究,为其在中水处理中的推广应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废水再生利用的发展,解决城市水危机,推动我国水资源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较低污泥负荷和较低C/N比进水条件下,研究了三种不同工况下MIBR工艺对有机物、氮、磷和固体悬浮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工况Ⅰ(2h曝气,2h搅拌)+是三种工况中的优势工况,其COD、NH4-N、TN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7%、83.4%、75.4%和97.81%,
5、出水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7.5mg/L、4.59mg/L、7.63mg/L和2mg/L,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此外,通过对MIBR沉淀区出水和膜出水水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能够截留微生物絮体、较大分子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其高效截留作用能在MIBR生物处理单元去除基础上,对COD和SS更进一步去除。但微滤膜对+NH4-N、TN、TP截留作用甚弱,几乎对这三者没有去除作用。在2h曝气,2h搅拌工况下,详细研究了一个运行周期内ORP、pH和DO等在线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6、为准确判断好氧和缺氧反应过程的终点,减少控制的滞后时间,以pH值的“氨谷”和ORP的氨氮转折点为特征点指示硝化反应的终点,以pH值“硝酸盐峰”和ORP“硝酸盐膝”来指示反硝化反应的终点是可行的。关键词:中水回用MIBR工艺工艺效能ORPpHDOI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mainissueiscombiningthecharacteristics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fortheexistingresourcesandpollutionofwatershortagedualstatu
7、s,however,therearesomedeficiencysuchascomplexsystemandhighertreatmentcostsinthecorrespondingprocessesofreclaimedwatertreatment.Againstthisbackdrop,anewkindofprocessthatsuitsChina’snationalconditionswasbroughtforward,whichwasnamedMembraneIntegratedBiologicalReactor(MIBRtec
8、hnology).Supportedbytheexperimentalstudyontheperformanceefficiencyandtheoperationcontrolofthete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