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099215
大小:17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7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练习一、基础再现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hánshāncánjúfēngshuāngzèngsònggàizi2.字词积累与理解。(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意思。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车去郊游。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我望着远处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A.乘、搭B.因为C.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读(),意思是()。A.qíngB.qín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3)“橙黄橘绿”的意思是()。把下面含有颜色的词语
2、补充完整。万()千()姹()嫣()桃()柳()()山()水(4)“一年好景须君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____(填人名)。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诗写景,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处景物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①“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②诗句中“____________”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____________”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
4、激动和欣慰的心情二、阅读提高4.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行远上寒山_______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_______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的景色,从第_________、_________句诗中可以看出来。(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
5、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局做铺垫的B.第三局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来时的哀伤叹息三、妙笔生花5.仿写诗歌。写给秋天的诗歌秋天是弯弯的谷穗金黄金黄的秋天是圆圆的苹果通红通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点亮思维6.读诗句,品味不同的秋天,并连连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忧愁、苦闷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思家怀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乐观自信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怡然自得一、根据古诗内容完成填空。1.《望天门山》是代诗人所作,人称,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2.这首诗通过、、、、、六个动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的美景。3.本诗第一句中一词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二、三句中、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二、请按下列提示从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1.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句子:2.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句子:三、课外拓展。古往今来,人们用美
7、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写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还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一、默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三、按要求写诗句。1.诗中写西湖晴天景色优美的句子是:。2.诗中写西湖雨天景色美好的句子是:。四、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一、默写古诗《望洞庭》。二、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写出。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三、写出诗人运用比喻的诗句,并写出把什么比
8、作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