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

精校解析Word版---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

ID:35042540

大小:120.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3-16

精校解析Word版---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_第1页
精校解析Word版---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_第2页
精校解析Word版---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_第3页
精校解析Word版---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_第4页
精校解析Word版---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校解析Word版---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段考)高二语文科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至隋唐臻于完备,历经变革延续至晚清。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十分重要,保障了公正、有效的政治法律秩序。从御史与谏官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秦汉时期形成了御史与谏宫并存的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及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监察权本于天道,又以现实法律(惯例

2、)为依据,体现了天下整体性价值,具有最高权力的属性,监察制度延续了“史官”的历史传统,御史为“史官”之一种,谏官中的给事中也多兼任“起居注”(记事史官)。秦统一后所建立的监察制度,虽然历经改造,但是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责,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还要对历史负责。监察官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无所恣意,亦无所屈从,被其监察的高官显贵不能凌驾于其上,纵然君主也不能干涉其对具体事件的处理。中国古代的盛世善治,大多是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例如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得益于君

3、主奉法而治,监察官严明职守。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方式,使之具有超越于被监察者的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御史和谏官大多是服务君主的近侍,逐渐发展成为职事官,保留了侍从君主左右或奏章直达君主的特权。他们在监察朝官、京官或是巡察地方时,均为君主的代表,其官品虽低,却独立行使职权,直接对君主负责。御史在行使纠弹权力时,奏章可以直达君主;对于重大事项,可以晋见君主,面陈奏章。为避免职务干涉,御史甚至可以绕过御史大夫等御史台长官,直呈君主。御史台长官都在御史的监察范围内。御史为保护举报人,避免被纠举人以权势威胁举报人,甚至可以“风闻奏事”,其权威性足以纠察官邪、肃正

4、纲纪。-2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保障良好的政治法律秩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它也不可能超越整个政治法律体制。皇权对监察制度有着构建之功,也有侵蚀的危险。以汉朝为代表的台谏分置监察体系,以唐朝为代表的台谏相辅监察体系,都对君主起到约束、规谏的作用,但约束最高权力的监察制度能否发挥功能,却深受君主个人的影响。此外,在复杂的政治权力环境中,少数监察官或依附权贵,或为利益所诱惑,制度虽称良善却难达预期。(摘编自张生《古代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成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源远流长,从西周到

5、晚清,对国家吏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体现在由复合性体系到单一性体系的变化。C.监察权本于天道,是至高无上的、公平公正的。天道是监察官行使监察权的依据。D.监察官按照法律行使职权,被监察的高官显贵甚至君主都不能凌驾于其上。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及沿革说起,然后重在论述监察制度权威有效的成因。B.文章第二段提出监察权有最高权力属性,为后文论证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提供论据。C.“贞观之治”的事例说明监察制度运行有效,君主应奉法而治,监察官应严明职守。D.求章第四段从皇权和监察官

6、本身两个方面论证了监察制度的功能有被消解的可能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监察制度及其附属机构的设置,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公正的政治法律秩序。B.无论是复合性体系,还是单一性体系,监察官监察都具有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C.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若监察官依附权贵或为利益所惑,监察制度很难达到预期目的D.监察官行使权力时代表君主,虽官品低,却可以绕过御史台长官直接独立行使职权。【答案】1.B2.B3.D【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

7、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对国家吏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于文无据。C项,天道不是监察官行使监察权的依据。D项,“甚至君主都不能凌驾于其上”与后文“皇权对监察制度有着构建之功,也有侵蚀的危险”矛盾。故本题选B项。【2题详解】-2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8、、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