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024324
大小:4.63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3-16
《废弃砖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TU528密级:公开单位代码:10878学号:20123301013硕士学位论文(全日制)论文题目:废弃砖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方向:建筑结构与材料作者姓名:顾月芹导师姓名:宗兰教授完成时间:2015年4月废弃砖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recycledaggregatesfromwastebrickinconcrete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方向:建筑结构与材料作者姓名:顾月芹导师姓名:宗兰教授完成时间:2015年4月安
2、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摘要再生混凝土是新型绿色材料,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问题。目前,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延伸,而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骨料的加入,耐久性问题研究变的更为复杂,耐久性机理分析也更加困难。本试验研究的是以碎砖作为再生粗骨料的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中,碎砖骨料取代率为30%,Ⅰ级粉煤灰和减水剂掺量分别为10%和1.5%,采用C40混凝土的配合比。由于再生碎砖骨料吸水性强,需要调整单位用水量,本试验中额外用水量为10%。试验中,先检验再生混凝土28d抗压、抗折强度,测试了再生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并与相同配合比的天
3、然碎石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在了解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了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内部孔隙结构,试验结果如下:30%碎砖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碎石,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变化比较明显,抗压、抗折强度降低幅度分别为13.47%和4.38%,抗压强度衰减速度比抗折强度快,动弹性模量降低了,降低幅度达到11.18%。再生混凝土强度虽然有所降低,但是超出试验配制强度C40,平均值达到53.78MPa。与相同配比的天然碎石骨料混凝土相比,掺加30%碎砖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的耐-6久性能略有差异。收缩性能方面,再生混凝土3d龄期的收缩应变达到690×10,比普通混凝土高46.8%
4、,收缩较大。同时,发现掺加碎砖骨料的再生混凝土的平均渗水高度达到15mm,比普通混凝土高25%,而空气渗透系数干态情况下达到0.058-122-122×10m,湿态情况下达到0.032×10m,均比普通混凝土高50%以上。掺加碎-122砖骨料的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相对较差,DRCM达到9.37×10m/s,比普通混凝土高86.1%。但是在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方面,20次硫酸盐干湿循环后,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未出现衰减,且相对动弹性模量保持在98%以上,即掺加碎砖骨料的再生混凝土抗硫酸侵蚀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不仅如此,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抗冻性能均较好。其中,再生混
5、凝土28d碳化深度为0mm,250次冻融循环后,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只有0.8%,相对动弹性模量保持在71.1%以上,试件未破坏。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硬化后的气孔结构,结果发现:再生混凝土内部的平均孔径达到0.065mm,气泡间距系数达到0.093mm,仅比普通混凝土的平均孔径和气泡间距系数分别高0.025mm以及0.005mm。由此可见,再生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也较小,所以抗冻性能较好。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有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将实验室中的试验结果与实际环境中的耐久性损伤联系起来,如何将再生混凝土的宏观性I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能和微观机理结合起
6、来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有关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标准还不完善,需要完善的标准来规范和指导来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以及使用寿命的评估。图:62;表:42;参:40关键词: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孔结构;分类号:TU528IIAbstract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Recycledconcreteisnewkindofgreenmaterials,anditisaneffectivewaytosolvetheproblemofconstructionwasterecycling.Currently,thedurabilityof
7、concreteisbecomingattractingmoreandmoreattention,andbothofthecontentsanddepthoftheresearcharealsoexpanding.Becauseoftheadditionofrecycledaggregate,researchonthedurabilityissuesofrecycledconcretebecomesmorecomplicated,andrelatedmechanismanalysisisalsodifficult.Thisp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