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ID:35019962

大小:7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16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_第1页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_第2页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_第3页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_第4页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高考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一、往年高考失误分析纵览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古诗鉴赏的出题方向一般针对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即:(1)作品写了什么;(2)作品是怎么写的。绝大多数题目都同时体现了这两点。在这个大方向的制约下,命题者参照考纲的要求细化设题。因此,掌握大方向并且能够辨析具体要求是每个考生必备的能力。从2008年全国各地试题看,考点分布全面而稳定,考生必须针对常设考点有的放矢逐一过关,夯实基本功,包括对诗歌主旨、感情、意象、手法、语言等的把握与分析。《失误分析]几乎所有的诗歌鉴赏的答题错

2、误都源于考生对考查要求把握的偏差,即在“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两方面出现种种错误或缺失。因此,全面理解考试要求,逐项检验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是考生复习时的重中之重。针对“写了什么”这个大方向,应复习课本典型作品,加大阅读与练习分量;针对“怎么写的”这个大方向,要加强对名词术语的熟知度,提高针对具体文本的运用能力。1.忽视标题读诗必先品标题,这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忽略诗歌标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理解诗歌的内容发生偏差甚至错误。2002年全国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标题暗示着诗歌必然写在“春夜”的“洛城”由“闻笛”而

3、触发的情思,结合古诗写作中与闻音乐声有关的常识储备,就能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例]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题为“征人怨”,通篇并无“怨”字,而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病例:作者因为出征在外,每天都过着战斗生活,所以心怀怨气。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诊断:本题直接考查学生审读诗歌标题并以标题中信息贯通全篇的基本能力,有了标题的明示,可以说即便原先看不出“怨”的学生也能想方设法去“证明

4、”。题中“征人”的特定身份一定会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构成特定的关系,从而引发特定的情感表达。“答题的困难有两个:第一,必须破解情景交融手法,体会出景中包含的情绪;第二,必须落实到每一句,不能空泛作答。病例由于未注意上述两点,导致不能将标题信息句句落实。2.不看注释注释的作用一则帮助考生疏通字句,更重要的作用是暗示考生主动运用知人论世的策略去解读诗歌内容。中国古诗的创作往往与社会背景、个人遭际密切关联,因此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背景往往是解读诗歌的“隐形武器”。[例]2008年全国Ⅱ卷《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

5、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祥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病例:表现了作者虽遭免职而不畏奸佞的品格。作者身处寂寞的环境而“自掩门。”这是他傲岸人格的表现,答案: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诊断:注释中“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

6、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等信息可以说已经帮助考生解决了至少一半问题,余下的仅考查学生能否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并结合原诗作简明分析。17/173.曲解意象意象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的双重重心,所谓“意象”,其本质是浸润着作者特定情思特征的自然物象。意象在诗中的呈现方式往往仅是自然物象,考生没有较好的基本功就会忽略甚至是扭曲物象背后的人的情思,因此高考题从意象角度设题是常见的方式。[例]2007年宁夏卷《小斋即事》(刘一止)【冷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作者

7、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病例:借写琴棋,表现了寄情于弹琴下棋的闲适生活,抒发了作者因年老而看穿世事的淡泊情怀。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诊断:本诗中作者有意只撷取了琴的“直”的特征,棋则撷取了“方”的特征,意象“直”而“方”的品性正喻示着人的品格的方正刚直,这样的人却自称“老

8、疏”“拙笨”,可以看出是对社会的不满与反讽。病例完全忽视了意象主要特征与人特定品行之间的密切关联。4.疏于咀嚼逐字逐句地细读是解题的基本方法。在没有读通每一句之前就贸然下笔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局部词句的阻梗而导致全篇的误解在考场中是屡见不鲜的。咀嚼字词的前提是关注意象特征,关注字词在上下文中的位置。目前与咀嚼字词相关题目多设置为诗眼、炼字等。【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