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现场施工组织

涵洞现场施工组织

ID:35008207

大小:323.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3-16

涵洞现场施工组织_第1页
涵洞现场施工组织_第2页
涵洞现场施工组织_第3页
涵洞现场施工组织_第4页
涵洞现场施工组织_第5页
资源描述:

《涵洞现场施工组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涵洞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①铁道部颁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J971-2009);②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③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④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10】41号)⑤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J283-2004)⑥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⑦《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J162-2002)⑧《铁路桥涵钢筋混

2、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⑨《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⑩《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⑾铁道部颁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J971-2009)⑿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涵洞施工图,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设计涵洞工程设计施工参考图集;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地相关文件通知;⒁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图首次设计技术交底资料.2.编制原则①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地原则.②整

3、体推进,均衡生产,保证总工期地原则.③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第一地原则.④保持施组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地原则.⑤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⑥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⑦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护文物.3.编制范围DK468+717.4框架涵.DK468+904.8框架涵,共2个框架涵.4工程概况.自然地理特征4.1工程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限制坡度:20‰.(4)最小曲线半径:4000m第36页共36页4.2工程范围(1)DK468+717.4框架涵为排灌用途,中心里程DK468+717.4

4、;(2)DK468+904.8框架涵为排灌用途,中心里程DK468+904.8.4.3自然条件及工程环境4.3.1.地形地貌沿线地处信江盆地,盆地呈长条狀,盆地内地势较低,多呈缓丘狀,相对高差一般<50m.受信江水系地切割,发育有条带狀河流积沉积阶地,一级阶地平坦开阔,高阶地受后期剥蚀,地形波狀起伏,垄岗和坳谷相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4.3.2.气象特征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地特征.全年平均气温在15.0℃~18.0℃之间,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每年7月~8月气温较高,1月~2月气温较低,极端最高气温

5、43.0℃,极端最低气温-10.1℃.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27mm~1600mm,年最大降雨量2356mm,年最小降雨量570mm,年蒸发量1130mm~138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区内气象灾害四季都有可能发生,春季倒春寒,梅雨期洪涝,盛夏高温,伏秋干旱,冬季冻害与大雪.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均有可能出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4.3.3.地震参数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4.3.4.工程地质特征线路所经地区地层岩性复杂,出露下元古界~第三系沉积层及变质岩.各时期地岩浆岩和第四系松散地层

6、.主要沉积岩系有石英砂岩.泥质砂岩.页岩.泥岩和灰岩等,及火山—积岩系凝灰岩.凝灰熔岩.凝灰质砂岩等,以及变质岩系板岩.千枚岩.片岩和片麻岩等.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和闪长岩等.第四系地层主要为全新统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等,淤泥及质土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谷地,厚5~50m;上.更新统主要为黏土,具弱膨胀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4.3.5.水文地质特征段内地表水系发育,主要有信江及其支流饶北河,信江规划为Ⅲ⑶级航道,河流具有雨洪特征,流量.水位与降水量成正比,动态不稳定,旱季流量小,雨季流量大,地表水对砼无侵蚀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段

7、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谷地.河流及其阶地和冲海积平原地第四系冲洪积砂类土和碎石类土层中;基岩裂隙水分布不均,主要赋存于低山丘陵区岩石地构造裂隙.层间裂隙以及风化裂隙中,在断层破碎带.侵入岩接触带.第36页共36页褶皱核部裂隙密集带及褶皱强烈发育带等储水构造中,水量较丰富;线路经过地区,各时代地层均含有碳酸盐岩,岩溶现象发育,白垩.第三系含钙岩层亦有溶蚀现象,岩溶水十分丰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5施工总体规划5.1施工组织机构地任务划分经理部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分部经理:罗汉林副总工:李举总工程师:周小明综

8、合办公室:贺礼兴勇物资机械部:张国春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