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湾农业交流考察报告

赴台湾农业交流考察报告

ID:35005819

大小:4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16

赴台湾农业交流考察报告_第1页
赴台湾农业交流考察报告_第2页
赴台湾农业交流考察报告_第3页
赴台湾农业交流考察报告_第4页
赴台湾农业交流考察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赴台湾农业交流考察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赴台湾农业交流考察报告页脚..页眉.赴台湾农业交流考察报告页脚..页眉.应台湾省“高雄市两岸世纪发展协会”的邀请,以市农林局副局长马东跃为团长的XX市农学会、园艺学会一行10人于今年2月赴台湾进行农业技术交流及经贸考察活动。XX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开发办公室主任陆永钦参加了考察。考察团先后考察了台北、云林、彰化、屏东、台南、花莲等市县的3个休闲农场、2个有机蔬菜生产基地、2个葡萄种植园、1个奶牛场、1个养猪场、一个石斑鱼养殖场,应邀参加了台湾中华爱鲤协会在宜兰县举办的锦鲤品评会。在台期间考察团与相关的农业专家及农民进行了学术交流、研讨,目睹了台湾精致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情况,受到了台湾人

2、民的热情接待。  一、台湾农业的特点  1、农业生产结构区域特色明显。台湾省属人多地少地区,尤其是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的三分之二以上,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历史上以盛产大米为主。近几十年来,伴随着都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台湾农业面临着务农人员减少、生活水准提高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从70年代起,台湾积极推出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以县、乡为单位,按不同区域条件,积极鼓励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90年代产业得到进一步升级、优化。南部的屏东县以热带果树为特点,盛产木瓜、莲雾和淡水水产为主要特色农产品,中部云林、彰化等县市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形成全台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交易集散地,每个县、乡都

3、有具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农业区域化特色十分明显。  2、农业科技领先。台湾农业之所以在国际上名声上扬,特别是农产品出口占有重要的份额,得益于农业科技人才,先进的设施条件、资金的重点投入和专业化生产的集结。台湾重视农业新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各级农业改良场和私人机构不断研究和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台湾种苗享誉全球,近年有机农业研究又走在世界前列,有机肥料、有机蔬菜、有机果品正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3、都市农业拓展了新的领域。台湾的经济发展,早期是以农业为主体,由农业扶持工业,带动其它产业腾飞,随着工业、商业的快速成长,农业比重迅速减少,而农业本身面临诸多问题,如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收

4、入偏低,农业生态环境受污染,贸易自由化给农业带来冲击,某些农产品过剩等。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经济的发展和都市化社会的出现,身居都市的人们逐渐被“水泥丛林”所包围,面临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活紧张、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广泛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在都市内部和周围留足绿色空间,以扩大农业经营范围。都市农业这种集农产品生产与观光、休闲、度假、教育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在台湾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台湾都市农业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观光农园,在城市内部设计和安排种植特定农作物,如开放式的果园、茶园、花园、植物园等。二是市民农园,由农民提供土地,让市民参与耕作的园地,主要分布在城郊,市民既有自助菜园型,

5、又有休闲游憩型,还有田园生活体验型。三是休闲农场,这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等。台南的走马懒农场和花莲的兆丰农场是台湾最典型的休闲农场。场内分设自然景区、观光果园圃、动物区、游乐区、体验区、观赏区、宿营区、山训场,园艺廊、乡村剧场等,完全涵括现代度假旅游的组合功能,是大众旅游、家庭度假、团体活动的好园区。常年吸引岛内外游人50-60万人。  4、农民组织化程度高。台湾农业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拥有组织健全、上下成线、相互沟通的农民团体,这为促进台湾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农民团体指依法组织的农会、渔

6、会及农产品生产运销合作社、合作农场。农会为社团法人,其依行政区域设立省、县(市)、乡(镇、区)农会,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台湾农渔会会员总数近200万人。农渔会主要业务是:一是办理金融业务,吸收农村游资;二是协助政府执行农业施政措施,办理农业推广事业;三是办理经济事业,即农畜产品的运销、仓储、加工及市场经营;四是办理保险事业,农民健康保险、家畜保险;五是争取农渔民权益等。  二、对我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建议  目前我市农业和台湾农业在自然条件、农业结构、经营理念、产销手段、科技含量、农民组织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我市属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台湾致力发展精致农业的实践,可以

7、值得很好的借鉴和思考。  1、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及苏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我市要以立足本地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要以过去农业以种、收、管为主要生产领域转移到现在的结构、品种、质量、市场、收益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并以经营为主体的经营生产领域上来,在领导方式上,尽快走出低效农业的老路,转入经营理念,步入高效农业的新路,切实由“现场型”向市场型,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