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4986588

大小:1021.5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15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丰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历史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2个小题(共4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9个小题(共52分)。3.试题所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第一部分选择题(48分)1.甲骨文既有对简单事物的描述,也有对复杂事件的描述,既有记事,还阐明思想。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由此可见A.甲骨文是十分

2、成熟的文字体系B.甲骨文标志着中国文字的产生C.商代书法艺术发展到自觉阶段D.商代史学研究已进入成熟阶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可知,甲骨文此时已具备成熟文字应有的功能与特点,故A项符合题意。B项,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故排除。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的是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人们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故C项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商代史学研究内容,故排除。2.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盠(lí)驹尊。器身所刻铭文大意是周王亲赐盠(人名)两

3、匹马驹,盠拜赐后,称颂周王不忘旧宗小子,称赞周先王奠定了伟大基业,万年永保万代宗族。该材料可以用于研究A.礼乐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井田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称颂周王不忘旧宗小子…万年永保万代宗族”结合所学可知,盠属于周室小宗后裔,故得周王封赐,体现宗法制下血缘宗族关系,故B项正确。A项,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分封宗法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题干未体现,故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盠与周室的分封关系,排除。D项,井田制度为西周土地制度,题干未体现,故排除。3.下图为战国时期货币流通区域分布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各诸侯国都实行独立的货

4、币制度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货币流通C.诸侯争霸促进了货币制度的统一D.思想文化繁荣推动工商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战国货币流通区域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且不同区域使用的不同的货币种类,反映此时黄河流域的货币多元化,该现象是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货币流通区域分布不以各国国界为界线,无法体现各诸侯国实行独立的货币制度,故排除。C项,货币种类的多样化无法说明货币制度统一,故排除。D项,从图片中无法看出思想繁荣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故排除。4.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三省六部制时制作的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应

5、为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皇帝【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集中于政事堂办事,中书负责草拟诏书,门下负责审核封驳,审核通过后并交由尚书下属六部执行,故图中①为皇帝,②为中书省,③为门下省,④为尚书省,根据题意,D项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5.晚唐诗人李绅在《宿扬州》中写道:“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这反映扬州A.成为国际大都会B.成为经济政治中心C.商品经济的繁荣D.开始出现娱乐场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诗句中“夜桥灯火”“水郭帆

6、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扬州水陆交通繁荣,在唐代号称“雄富冠天下”已经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故C项正确。A项诗句中未反映扬州外商云集的盛况,无法体现其国际大都会的地位,故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扬州的政治作用,故排除。D项,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城市出现娱乐场所,故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6.下图为魏晋至五代时期人口变动曲线,该图能够说明A.人口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B.隋唐时期国家兴盛人口增长C.社会环境影响人口发展变化D.五代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魏晋至五代时期人口增长起伏,并不稳定,魏晋时期人口减少,隋至唐人口增长较快

7、,中唐以后唐代出现两次人口转折,直至五代十国,人口成急剧下降趋势,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长期动荡,五胡乱华及政权更替使人口减少,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安定,政府重视生产,人口大量增长,中唐后出现安史这乱、藩镇割据、农民起义,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割据混战,都造成了人口大量减少,故根据题意C项正确。A项不断发展的趋势与图示不符合,排除。B项只涉及隋唐阶段的人口状况,表述不全面,故排除。D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在宋代完成,且图片趋势无法得出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的史实,故排除。7.《哈佛中国史》载:“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他

8、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国家才能强盛。”以下措施与材料对应的是A.保甲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