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79629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5
《八年级写作指导 如何写好叙事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写作指导如何写好叙事散文南安市实验中学陈金缺作为初中生,如何写好叙事散文呢?一、要扣紧主题选材组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叙事散文也不例外。“形”指的是材料、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等,“神”指的是主题,“形散”说的是取材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比较自由,“神不散”说的是表达的主题明确而集中。有人通俗地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特点比喻为“用一根红线串起一串珍珠”,这就是说,叙事散文无论写人叙事如何形式自由灵活,无论写一件事还是几件事,都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或主题进行选材、组材,所选的材料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如冰心的散文《
2、忆读书》侧重叙事,文中叙述了自己接触、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榜》、《荡寇志》等许多往事的经历和收获,写作的材料众多且时间跨度长,阅读的收获众多且体验角度不同,但文章始终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个主题展开。又如海伦·凯勒的散文《我的老师》侧重写人,文中叙述了安妮·莎利文老师教“我”识字、教“我”认识自然、教“我”理解“爱”等诸多平凡琐事,从几个不同角度选材,但文章始终以时间为序,围绕老师给自己的教育和帮助、对自己的影响这个主题选材、组材。同学们刚学习写作叙事散文,构思或
3、拟提纲时,就要先围绕主题选好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结构严谨而自然,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叙事散文为了表现主题或抒发情感的需要,在行文上往往体现为有一条鲜明的叙事线索,或抒情线索,或两者兼有。线索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人物,或事物,或时间,或地点,或行踪,或情感,或特征等,如《背影》以背影为线索,《合欢树》以时间为线索,《铁骑兵》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苏珊·安东尼》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经历为线索,这些线索与文章表现的主题关系紧密,是作文的行文思路。同学们学习写作叙事散文,这一点也是值得模仿学习的,扣紧线索写人叙事,围绕
4、主题把精选的似乎不相干的典型材料勾连起来,思路清晰有助于鲜明地表现主题。二、要详细描写典型事件。散文表达作者情感理趣的载体是典型材料,包括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生活细节等。叙事散文主要由表现同一个主题的一件事的几个方面或几件典型的事例组合而成,侧重写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思想情感,侧重叙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揭示事件蕴含的情、理、趣。散文中的典型材料指的是有代表性的、能反映事物本身特点的、能给人教育或启迪的材料,如生动的场面、恰当的环境、形象的话语、传神的动作、逼真的表情、细腻的心理等,其中的细节描写最能生动地展示人物形象特点,起深化主
5、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同学们学习写作叙事散文,要学会恰当处理材料的详略,能突出主题的材料是文章的重点,要详细描写;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为行文衔接的需要,只需几笔带过,要略写。详写指的是对能突出主题的具体的典型事件或典型细节进行描写,精雕细刻,使文章富有特写感、画面感,使人物和事件深刻感人地再现在读者眼前。如果写几件典型的事例,要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也要突出细节描写,使文章有层次感、立体感。如朱德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全文紧扣“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重点详写了母亲“吃苦耐劳”、“持家有方”、“善良俭朴”、“身传言教”、支持“我
6、”外出求学、支持“我”参加革命等典型事件和细节,突出母亲的优秀品质和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全文紧扣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重点详写了父子回家奔丧、变卖办完丧事、南京车站离别、回忆父亲往事等生活琐事,作者用父亲“穿道买橘”这个细节具体刻画了父亲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在特定背景下刻骨铭心的特殊感受,把感情推向高潮,引发读者的共鸣。又如乔安娜·斯特朗等的散文《苏珊·安东尼》,作者精选“投票斗争”和“法庭辩护”两个典型事件进行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苏珊·安东尼坚持信念、坚毅自信、从容镇定、勇敢机智、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展示了一个为了妇女的权
7、利而不懈奋斗的崇高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且感人至深。同学们学习写作叙事散文,写人叙事时,要恰当处理详略,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主题。三、要重视首尾呼应布局。首尾呼应是文章结构严密、主题突出的一个标志。精美的散文尤其要讲究开头和结尾的布局设计,开头一般起引领下文、点化主题的作用,结尾一般起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作用。此外,开头、结尾还要讲究语言的修饰,利用引用名言名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方法,力求句式整齐、错落有致,增强语言的审美力、感染力,使人耳目一新、提高阅读兴趣。如朱自清《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
8、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开篇点题,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