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

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

ID:34960548

大小:5.42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3-15

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_第1页
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_第2页
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_第3页
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_第4页
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公开中图分类号:TU446硕士学位论文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岩土工程作者姓名:易亮导师姓名及职称:朱建群教授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朱建群教授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4月8日本论文受以下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302226)红黏土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试验研究学位类型:学术型学位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岩土工程作者姓名:易亮作者学号:12010202010导师姓名及职称:朱建群教授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朱建群教授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4月8日

2、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Studyonsoil-watercharacteristiccurveandwettingcharacteristicsofredclayTypeofDegreeAcademicDegreeDiscipline(TypeofProfessionalDegree)CivilEngineeringCandidateYiLiangStudentNumber12010202010SupervisorandProfessionalTitleProfessorZhuJianqunPracticeMentorandProfessiona

3、lTitleProfessorZhuJianqunSchoolCivilEngineeringSchoolDateApril8,2015University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

4、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红黏土在我国西部地区广有分布,因其不良物理力学、水理性质而被归为不良土。随着西部地区基础建设的加快,工程中常会遇到红黏土,如何利用其作为路基持力层、路基填料等问题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黔东南地

5、区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土水特征及湿化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现场踏勘、查阅文献及已有地质资料的搜集整理,对依托工程沿线的水文地质及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用环刀采集原状土样以及用铁锹采集扰动土样。通过筛分试验、塑液限联合测定试验以及击实试验,测定红黏土的颗粒级配、塑限、液限、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等物理参数。结合筛分试验与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研究结果,将黔东南地区红黏土定义为非活性粘土。本文主要研究干湿循环对红黏土相关性质的影响,而该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体变。对干湿循环过程中脱湿阶段的试样进行收缩试验,得到不同循环

6、次数下的收缩曲线,发现该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线性体变阶段、体变减缓阶段和稳定脱湿阶段。基于PengX收缩曲线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提出对应的拟合方程,为相关实验研究及工程运用提供便利。采用改进的滤纸法,探讨压实度、湿度路径、干湿循环次数对红黏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发现随着压实度的增加,同一含水率对应的基质吸力也增加,脱湿路径的土水特征曲线在增湿路径之上,具有明显滞后性,但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递增,以上因素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会被削弱。比较FredlundXing模型与VanGenuchten模型对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效果,得出FredlundXing模

7、型更适合滤纸法所得数据的拟合,并基于该数学模型,分别对重量含水率、体积含水率所对应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对相应参量做线性回归拟合,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利用自行设计的改进称量法对红黏土湿化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探讨初始含水率、压实度、湿度路径、干湿循环次数对红黏土湿化崩解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提高初始含水率及压实度能一定程度上抑制红黏土的湿化崩解,且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崩解量最小;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先经历增湿阶段的土样湿化崩解相对先脱湿的土样而言更快;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的裂隙发育明显,使得红黏土的湿化崩解程度相应增加。关键词

8、:红黏土;压实度;干湿循环;土水特征曲线;湿化特性iABSTRACTRedclay,widelydistr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