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地质可研报告材料

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地质可研报告材料

ID:34950081

大小:1.91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14

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地质可研报告材料_第1页
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地质可研报告材料_第2页
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地质可研报告材料_第3页
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地质可研报告材料_第4页
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地质可研报告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地质可研报告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1概述12区域地质22.1区域地质环境22.1.1地形地貌22.1.2地层岩性22.1.3地质构造22.1.4水文地质32.1.5物理地质现象及其它32.2地震及构造稳定性评价42.2.1地震42.2.2构造稳定性评价43库区工程地质条件53.1库区工程地质条件综述53.1.1地形地貌53.1.2地层岩性53.1.3地质构造53.1.4水文地质63.1.5不良地质现象及其他73.2库区工程地质评价73.2.1水库渗漏73.2.2库岸稳定83.2.3水库浸没83.2.4固体径流83.2.5水库诱发地震84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84.1地形地貌84.2地层岩性84.3地质构造94.4水文地质94.5不良地质现象104.6岩体风化与卸荷104.7岩体物理力学性质104.8坝型选择124.9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25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125.1大坝125.1.1工程地质条件125.1.2工程地质评价135.2导流明渠145.2.1工程地质条件145.2.2工程地质评价146天然建筑材料166.1.天然细骨料166.1.人工砼骨料166.2围堰用土石料167结论与建议177.1结论178.2建议17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概述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坝址位于长江一级支流

3、御临河下游段,地理位置东经106°52′11",北纬29°39′32"附近,左岸行政隶属渝北区洛碛镇,右岸属江北区五宝镇,坝址上游距离两江新区龙盛片区南界约4.7km,下游距离御临河与长江的汇合口约2.7km。坝址左岸有公路相通,右岸有公路通至附近,交通较便利(见图1-1)。图1-1交通位置图工程区已有资料主要有1:20万区域地质报告及附图、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报告及附图。受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了御临河生态调节坝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工作。本次勘察始于2011年1月。主要目的为:在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开

4、展勘察工作,为选定坝址、推荐基本坝型、枢纽布置和引水、泄洪方案进行地质论证。勘察任务为:a、收集区域地质与地震地质资料,调查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对区域构造稳定性作出评价,确定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相应的地震烈度;b、进行库区地质调查,论证水库的建库条件,对影响方案比选的工程地质问题及环境地质问题作出评价;c、初步查明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对影响坝址选择、基本坝型和初选枢纽布置方案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d、初步查明导流工程地质条件,对影响方案比选的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e、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初查。经过2011年1月下旬至2011年2

5、月中旬的现场踏勘、已有地质资料搜集、勘察方案确定、勘察大纲编制及勘察机具准备,勘察队伍于2010年2月18日进场,全面开展野外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至2010年3月22日完成钻探、物探、取样等野外工作。庚即开展室内资料整理,2011年4月15日提交全部勘察资料。本工程勘察工作得到了重庆渝碚实验检测中心的积极配合。另本次勘察得到了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重庆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示感谢。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1。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区域地质2.1区域地质环境2.1.1地形地貌本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构造剥蚀—侵蚀

6、低山丘陵区。区域地貌的发育受构造和岩性的控制,地形以狭长条带状低山与宽缓谷地相间分布为主要特征,山脉分布与构造线方向一致,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核部地层因溶蚀作用而成为槽谷,两翼砂岩因抗风化剥蚀能力强而成为挺拔山脊,在地貌上往往形成“一山两岭一槽”的独特景观。山顶一般高程600~1000m;谷地地形为起伏和缓的圆顶、平顶浅丘,一般高程在200~500m之间。2.1.2地层岩性本区主要出露三叠系至侏罗系地层,岩性为碎屑岩(砂岩、粘土岩)与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碳酸盐岩仅于背斜轴部有少许分布,地层总厚度约5500m(见表2—1)。

7、2.1.3地质构造工程区位于长寿—遵义基底断裂北西侧,根据《重庆市大地构造分区图》(1:50万),工程区所处大地构造部位属于扬子准地台(Ⅰ级)——重庆台坳(Ⅱ级)——重庆陷褶束(Ⅲ级)——华蓥山穹褶束(Ⅳ级)东部边缘。地质力学观点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东南弧形构造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一系列呈北北东向展布的不对称的紧密褶皱,向斜宽,背斜窄。断裂构造多发育于背斜的核部,一般规模较小,且新近无活动痕迹。本工程主要涉及构造自西向东为大盛场向斜、明月峡背斜、洛渍向斜、长寿-遵义基底断裂(见图2-1构造纲要图)。大盛场向斜:轴向北东向,主体向

8、东南略呈凹弧,总长约129Km,向斜核部为三叠系地层,北西翼窄陡,南东翼略缓。明月峡背斜:背斜总体轴向北26°东,总长约300km。背斜核部为三叠系地层,北西翼窄陡,南东翼略缓。水库区位于明月峡背斜南东翼。洛渍向斜:轴向北23°东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