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

ID:34944296

大小:3.65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3-14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_第1页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_第2页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_第3页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_第4页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图分类号:K903密级:公开UDC:900学校代码:10094硕士学位论文(学历硕士)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TheStudyontheStructureConfigurationandProtectiveBenefitsofFarmlandShelterbeltsinBashang,Hebei作者姓名:彭帅指导教师:常春平教授学科专业名称: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生态建设与灾害防治论文开题日期:2014年5月20日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日中图分类号:K903密级:公开UDC:900学校代码:10094硕士学位论文(学历硕士)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

2、TheStudyontheStructureConfigurationandProtectiveBenefitsofFarmlandShelterbeltsinBashang,Hebei作者姓名:彭帅指导教师:常春平教授学科专业名称:自然地理学研究方向:生态建设与灾害防治论文开题日期:2014年5月20日I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3、。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摘要河北坝上地区春季土壤风蚀不仅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也对当地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农田防护林是减缓农田土壤风蚀、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稳定种植业产量的有效措施。坝上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大多是20世纪“三北防护林”体系及近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设计营造的。

4、由于该区域处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心位置,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不利于乔木防护林生长,加之营造时间长、管理粗放和经营手段落后,部分农田防护林带处于衰退和死亡状态,其配置结构和防护水平已不能满足农田保护的需求。本文野外实验区域选定于河北坝上西北部的康保县,在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和对研究区多条农田防护林带调查和实地观测基础上,对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成林现状、结构配置及防护效益开展研究,并取得以下结论。(1)康保县的农田防护林带大多已处于衰退期,或是过熟林,且树种单一,以纯杨树林居多。林带内的树木配置以品字形和矩形为主,通过对比发现品字形林带配置方式有利于减少栽植数量和占地面积。(2)林带树

5、种搭配类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灌木生长状况较之乔木在当地适应性更好,但灌木林带防护距离较小,杨树等乔木生长状况差但防护距离大,而乔灌混交配置方式能够兼顾防风效能和防护距离,是研究区农田防护林带树种配置的首选。(3)林带宽度和株行距配置的优化分析表明,研究区疏透型林带带宽应在10m以内,通风型应控制在10~15m的范围内;林带行距以青杨为例,通过回归分析和理论推导,得出适合青杨林带的株行距为2.5m×3m或者3m×4m。(4)不同结构类型林带的防风效应观测结果表明,疏透型、紧密型和通风型三种结构类型的林带都有明显削弱林后风速的作用,且风速削弱的程度和范围具有明显差异。以20cm高度的防

6、风效应为主要参考,林后三种林带平均防风效应疏透型为20.5%>紧密型为18.8%>通风型仅为12.9%。疏透型林带在林后形成了2~10H的弱风区域;紧密型林带林后附近风速削弱程度剧烈,在2H处防风效应达到40.5%,7H恢复到对照风速的91%,林后形成了2~5H的弱风区域;通风型林带在林后形成了5~10H的弱风区域,防风效能低,仅有7H处达到20%左右。三个垂直高度上的平均防风效能:疏透型19.1%III>紧密型18.6%>通风型12.6%,且呈现出随着高度上升风速增大且防风效应降低的特征。最大效应值出现在紧密型林后3H处的20cm高度上,防风效应为40.5%;最小效应值出现在通

7、风型林后20H处的20cm高度,效应值仅为5.4%。不同高度间的防风效能差异并不大,紧密型林带三个高度上的防风效应最为接近,均差为1.7%,疏透型林带差异明显,均差为7.7%。(5)其他防护效益分析结果表明,①疏透型、紧密型和通风型三种结构林带对林后土壤均有明显的增温、增湿作用,且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对土壤温度、湿度的提升效果:疏透型>紧密型>通风型。②林后土壤粒度分析表明林后土壤粒径1~2mm范围内的极粗砂颗粒及粒径小于0.25mm的易受风蚀颗粒的含量与林带防风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