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33522
大小:10.13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3-14
《铁碳微电解法去除饮用水源中cr(ⅵ)污染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学硕士)铁碳微电解法去除饮用水源中Cr(VI)污染的研究李春霞二〇一五年五月5分类号:1184:学校代码1216UDC:密级:学号:211070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学硕士)铁碳微电解法去除饮用水源中Cr(VI)污染的研究李春霞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罗建中教授学科(专业)或领域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生所属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5月30日ADissertationSubmitte
2、dtoGuandonUniversityofTechnologyforggtheDegreeofMaster(MasterofEngineeringScience)ResearchonremovalofCrVIpollutionindrinkin()g--watersourcebyironcarbonmicroelectrolysismethodCandidate:LiChunxiaSupervisor:Prof.LuoJianzhong
3、May2015SchoolofEm/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zhouGuandonP.R.China510006g,gg,,摘要摘要水源污染防治和保障安全供水是当前水处理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论文针对重金属格污染的水源一,采用铁碳微电解处理工艺,研究种消除供水厂铬污染的安全、无毒、有效的水处理技术。本文研究选择无毒无味的活性炭和金属铁作为处理介质,研
4、究铁碳微电解对六价铬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水厂设置前处理去除铬,满足应急快速启动的基本要求,保证后续处理的正常运行和水质质量。实验采用铁碳微电解处理模拟饮用水源中的六价铬,研究单因素对铁碳微电解处理饮用水源六价络的影响,确定铁碳微电解法处理CrVI()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铁碳微电解法处理Cr(VI)进行吸附模型和动力学研究,探讨其反应机理,并通过连续试验研究铁碳微电解法处理Cr(VI)的动态反应过程。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LrVI,确定铁碳微电解处理水中浓度为Img的C)污染的最
5、(佳工艺条件为:铁碳重量比为7:3,固液比即铁碳/水比为14g:100mL、反应时间40min、°5-30C的去除率达95%以上。温度为2,多次°°°(2)本文在30C、40C、50C温度下对铁碳微电解处理CrVI进行了吸附模型研()究,得出铁碳微电解处理Cr(VI)比较符合Langmuir方程,属于化学吸附为主,其相关2。^系数R分别为0.9965、0.9952、0.9973。由反应的AH、AS、AG^可知铁碳微电解处理CrVI的过程是自发放热的混乱度减少的过程。()(3)通过动力学实验可知,
6、铁碳微电解处理Cr(VI)的反应基本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的规律,相关系数为0.9812、0.9992、0.9999。由吸附模型和动力学研究可知,铁碳微电解处理Cr(VI)的过程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吸附同时起作用。(4)连续进水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釆用铁碳微电解处理CrVI的连续最佳实验()条件为:流速为8mL/min,初始铬浓度Img/L,铁碳交叉分5次混合,铁碳比为7:3,铁碳总量为350g,在这个条件下,实验达到穿透点的时间较长,处理效果好,出水达标。(5)用自来水和蒸馆水配制的铬液来
7、研究,表明自来水配的达到穿透点的时间为d比蒸馆水的47d短一些其他物质的原因13,是由于自来水含有。出水的pH和总铁均I广东工业大学碩士学位论文5749-2006》-8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pH6.5.5、总铁小于0.3mg/L的要求。(6)通过铁碳微电解处理水中CrVI的穿透曲线可知,CrVI的穿透时间为312h,()()0.0493m/L768h左右达到反应饱和极点穿透浓度为g,在,此时铁碳的处理容量为/oason-Nelson模型能很好地对动态穿透曲线数0模型和Y
8、o,.046mggThom据进行拟合其方程拟合参数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V一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水中Cr(I)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实际工程设计具有定指导意义。关键词:铁碳微电解;Cr污染;饮用水源;吸附模型与动力学;连续试验IIABSTRACTABSTRACTDrinkingwater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