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919587
大小:144.0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14
《经验公式确定钢地热处理温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经验公式------------根据经验公式确定热处理的保温温度------------1钢的热处理1.1正火加热时间加热时间t=KD(1)式中t为加热时间(s);D使工件有效厚度(mm);K是加热时间系数(s/mm)。K值的经验数据见表1。表1K值的经验数据加热设备加热温度(碳素钢)K/(s/mm)(合金钢)K/(s/mm)箱式炉800~95050~6060~70盐浴炉800~95015~2520~301.2正火加热温度根据钢的相变临界点选择正火加热温度低碳钢:T=Ac3+(100~150℃)(2)中碳钢:T=Ac3
2、+(50~100℃)(3)高碳钢:T=ACm+(30~50℃)(4)亚共析钢:T=Ac3+(30~80℃)(5)共析钢及过共析钢:T=ACm+(30~50℃)(6)1.3淬火加热时间为了估算方便起见,计算淬火加热时间多采用下列经验公式:t=a·K·D︱(不经预热)(7)t=(a+b)·K·D︱(经一次预热)(8)t=(a+b+c)·K·D︱(经二次预热)(9)文档实用标准式中t—加热时间(min);a—到达淬火温度的加热系数(min/mm);b—到达预热温度的加热系数(min/mm);c—到达二次预热温度的加热系数(min/mm);K—装炉修正
3、系数;D︱--工件的有效厚度(mm)。在一般的加热条件下,采用箱式炉进行加热时,碳素钢及合金钢a多采用1~1.5min/mm;b为1.5~2min/mm(高速钢及合金钢一次预热a=0.5~0.3;b=2.5~3.6;二次预热a=0.5~0.3;b=1.5~2.5;c=0.8~1.1),若在箱式炉中进行快速加热时,当炉温较淬火加热温度高出100~150℃时,系数a约为1.5~20秒/毫米,系数b不用另加。若用盐浴加热,则所需时间,应较箱式炉中加热时间少五分之一(经预热)至三分之一(不经预热)左右。工件装炉修正系数K的经验值如表2:表2工件装炉修正
4、系数K工件装炉方式修正系数t030111.11.0t030111.32.0t030111.51.3t030111.71.01.4淬火加热温度按常规工艺,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Ac3+(30~50℃);(10)共析和过共析钢为Ac1+(30~50℃);(11)合金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常选用Ac1(或Ac3)+(50~100℃)(12)1.5回火加热时间对于中温或高温回火的工件,回火时间是指均匀透烧所用的时间,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t=aD+b(13)式中t—回火保温时间(min);D—工件有效尺寸;(mm);a—加热系数(min/mm);b—附加时
5、间,一般为10~20分钟。文档实用标准盐浴的加热系数为0.5~0.8min/mm;铅浴的加热系数为0.3~0.5min/mm;井式回火电炉(RJJ系列回火电炉)加热系数为1.0~1.5min/mm;箱式电炉加热系数为2~2.5mim/mm。1.6回火加热温度钢的回火定量关系式很早就有人研究,其经验公式为:钢的回火温度的估算,T=200+k(60-x)(14)式中:x—回火后硬度值,HRC;k—待定系数,对于45钢,x>30,k=11;x≤30,k=12。 大量试验表明,当钢的回火参数P一定时,回火所达到的工艺效果——硬度值或力学性能相同。因此,
6、按传统经验式确定回火参数仅在标准态(回火1h)时方可使用,实际生产应用受到限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有关因素均定量表达,文献中导出如下回火公式:(1)在200~40O℃范围:HV=640-(T-20)×1.05+(lgt-1.28)×366+(T-200)(lgt-1.28)×0.036(15)(2)在400~600℃范围:HV=17.2×103/T-(1gt一1.28)×29.4-(T-400)(Igt-1.28)×0.023(16)式中T--回火温度℃t--回火时间,min对比可以看出影响回火效果的主要因素是T和t能较好,较真实地反映出实际
7、工艺参数的影响,定量地表达了不同温度区间回火硬度的变化特征。2钢的热处理相变点及再结晶温度的计算2.1AC1和AC3温度的经验公式AC1和AC3分别表示在加热过程中组织开始转变为奥氏体和全部转变为奥氏体时的温度,它们对钢的热处理工艺的制定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AC1和AC3的预测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Andrews搜集了英,德,法,美等国家的资料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根据钢的化学成分计算AC1和AC3温度的经验公式:AC3(℃)=910-203C1/2-15.2Ni+44.7Si+104V+31.5
8、Mo+13.1W(17)AC1(℃)=723–10.7Mn–13.9Ni+29Si+16.9Cr+290As+6.38W(18)式中的元素符号代表其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