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研究

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研究

ID:34892916

大小:3.05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3-13

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研究_第1页
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研究_第2页
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研究_第3页
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研究_第4页
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硕士学位(毕业)论文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研究学位申请人:段龙飞指导教师:尚爱芹副教授张钢教授学科专业:花卉与景观园艺学学位类别:农学硕士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答辩日期:二〇一五年六月四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

2、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円期:少年广月7H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匕农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rr%-邮工作单位:i-f‘通讯地址:分类号:S687.1单位代码:10086

3、密级:公开学号:2012249中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光合特性及抗寒性研究Studiesonphotosyntheticcharacteristicsandcoldre-sistanceofUlmuspumila‘Zhonghuajinye’anditsclones学位申请人:段龙飞指导教师:尚爱芹副教授张钢教授学科专业:花卉与景观园艺学学位类别:农学硕士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答辩日期:二〇一五年六月四日摘要中华金叶榆(榆科榆属),是普通白榆的天然突变体,其叶色金黄,抗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为培

4、育金叶榆新品种,选育更多观赏价值较高的新材料,本研究以从中华金叶榆母本自然授粉的半同胞子代种子选育出的三个性状不同的无性系为实验材料,以中华金叶榆母本和普通白榆为对照,对其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色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和抗寒性进行了相关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生长指标测定表明,各供试材料的株高和茎粗的生长量均在七月达到最大值,金叶榆及其无性系每月的生长量和总的生长量均明显低于普通白榆。各无性系之间在6月~8月份的株高生长量变化没有明显差别,但在9月份,无性系C的株高生长量显著大于无性系A个B,表明无性系C具有较

5、强的生长优势。2.金叶榆及其无性系的光合特征参数与普通白榆有明显差异。白榆与金叶榆母本的净光合速率变化都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无性系中除A外都与母本趋势较为一致。白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白榆明显高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无性系C在无性系中处于较高水平。白榆胞间CO2浓度略低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表明白榆利用胞间CO2的能力比金叶榆强。五种供试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都达到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白榆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的最大荧光、初始荧光和最大光化学效率日变化总体趋势较为一致,但是白榆

6、要明显高于金叶榆,说明金叶榆受到的光抑制更为严重。3.白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季节性变化都在7月份有最大值,并且总体都高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其胞间CO2浓度在8月份有最小值,总体明显低于金叶榆。金叶榆及其无性系相较于白榆来说,在6到8月份,各项指标变化较为稳定,8月份之后与白榆变化趋势一致。白榆的初始荧光、最大荧光和最大光化学效率总体上高于金叶榆,其中无性系A的值总体最低,说明白榆受到的光抑制明显较小。4.白榆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各个月的含量都明显高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金叶榆之间差别不大。白榆花色素

7、苷含量在6到8月份明显低于金叶榆及其无性系,8月份之后相差不大;无性系A和B在6月~8月花色素苷含量高于无性系C,这可能是无性系A和B叶片的颜色比无性系C偏黄重要原因。金叶榆及其无性系叶绿素b的含量所占比例从6月~10月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8月达到最大值;叶绿素a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所占比例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8月有最小值。白榆这三种色素含量所占比例基本维持稳定不变。5.白榆和金叶榆叶绿体超微结构差异很大,白榆的叶绿体类囊体大多垛叠形成基粒,基粒之间以基质类囊体的形式交联呈密集网状结构,并且其基粒的垛叠层数

8、也多达十几层到几十层。金叶榆及其无性系的类囊体则大多垛叠失败,少量形成的基粒之间交联结构不明显,基粒垛叠层数也明显低于白榆,其中以无性系A和B的垛叠水平最差。不同叶位的叶绿体结构也有明显区别,基部叶片的类囊体垛叠比例、垛叠层数和交联状况也都明显优于顶部叶片的叶绿体。6.抗寒性的测定表明,白榆和金叶榆及其无性系的可溶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