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对比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对比

ID:34865736

大小:1.51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3-12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对比_第1页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对比_第2页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对比_第3页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对比_第4页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对比Comparisonoftwokindsofanteriorcervicaloperationtreatmentofsinglelevelcervicalspindyloticmyelopathy作者姓名:胥世凡领域(方向):外科学指导教师:张绍昆教授类别:临床医学硕士答辩日期:2015年5月28日前言颈椎病指的是一系列以退行性的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的总称,重要的原因是长时间颈椎负荷过重、颈椎间盘突出,增生的骨赘或韧带退变增厚,致使颈椎脊髓、颈椎神经根或(和)椎动脉压迫,从而发生的一系列神经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其表现

2、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以及颈椎间盘突出后而继发性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因为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和病理变化的差别,其拥有多种分类标准【1】,如简单的分类法分为:颈型、脊髓、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食道压迫型、椎动脉型;合理的分类标推对颈椎病的诊疗选择及患者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存在争议,现多数学者将颈椎病分为以下基本类型:1、神经根型颈椎病:此类型最常见(50-60%)【2】: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颈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增生、骨刺形成、或者韧带松动导致椎体间的相对移动压迫并刺激神经根。2、脊髓型颈椎病:病程

3、多缓慢进展,以颈脊髓变性损害为主,多数患者存在不向程度的颈椎管狭窄,遇诱因后症状加重,造成颈脊髓受压变性。3、交感型颈椎病: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发病机制仍然不十分明确,占颈椎病的比例已经由1993年的3.9%提高到10%左右【3】,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或者抑制的症状;国外有的研究【4-5】认为“Barre--lieou综合征”就是交感型的颈椎病,指出其是因为颈椎退行性疾病引发颈部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和)压迫从而反射引发的一系列性症状,包含心跳过速、头昏、晕厥、恶心等等。4、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不清,与多种疾患难以鉴别,其诊断标准至今一直是各相关学科争论的焦

4、点,长期以来国内外医学界对其发病机理认识存在差异,从而致使此类型定义多种多样,如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狭窄综合征【6】、颈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5、混合型颈椎病:这四种类型的颈椎病,大多数不是以单独的形式存在,也可同时并存,而且是彼此相互I转变。对于初发神经根型颈椎病(6个月内)【7】及症状较轻的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治多采纳非手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以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存在一些争议,但多数学者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8-9】;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卧床制动、康复理疗、药物对症等治疗措施,其症状绝大多数能得到一定缓解;但是,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脊髓型颈椎病和经过

5、保守治疗6个月【10】以上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如手术条件允许,一般需要手术治疗;颈椎病手术方法依据颈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类型的差异可分为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手术、颈椎后路减压手术及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手术,本研究主要对照两种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手术对单节段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愈后的影响。关于颈椎前路手术的分离显露方法,是于1895年首先由Chipault法在法国发行出版的神经外科课本上提出来的,其后Robinson(于1955年)、Dereymaker(于1956年)、Cloward(于1958年)等直到本世纪50年代后期才报导了颈椎前路进行椎

6、间融合的手术形式方案【11】。随后,该手术方案得到推行,被公认为一种诊治效果不错、并发症相对少的治疗颈椎疾病的方式,在临床报导的改善率达到了70%~90%,随着颈椎前路手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Emery等提出了影响骨融合率的主要因素:融合节段数目、手术技术熟练程度和植骨块类别【12】。为了评估单节段颈椎病的两种颈椎前路手术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进行了这项对比研究。通过对颈椎前路间盘摘除同种异体骨垫植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A组)、颈椎前路间盘摘除自体髂骨植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B组)患者9-18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颈

7、椎融合情况、融合节段椎体前后高度变化、颈椎曲度改变、骨垫(或髂骨)的位置是否改变进行统计,对照术前、术后以及随访II时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利用mJOA评分),利用SF-36量表对样本进行生活质量状况的评估。通过以上指标,对比二组的临床疗效。III中文摘要两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对比目的:阐述两种颈椎前路手术对单节段颈椎病患者愈后的影响。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单节段颈椎病患者55名,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颈椎前路间盘摘除同种异体骨垫植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43名患者,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1.4岁

8、;B组(颈椎前路间盘摘除自体髂骨植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12名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