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849376
大小:3.34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3-12
《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密级:公开硕士学位论文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作者姓名:张帅指导教师:许明祥副研究员学位类别:农学硕士学科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5月ResponseofsoilorganiccarbonindeeplayertolandusechangesonthehillyLoessPlateauByZhangShuaiADissertation/ThesisSubmittedtoThe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
2、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AgronomyResearchCenter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andEcologicalEnvironment,ChineseAcademyofSciencesandMinistryofEducationMay2015I致谢论文掩卷之际,回想三年攻读学位的甘苦,此时感慨万千。值此论文完稿之际,向所有对我关心、帮助的老师、朋友和亲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衷心感谢我的恩师许明祥老师,在这短暂的三年中,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给予了很多无私的指导和关怀。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研究方案的制定、论文的选
3、题、撰写和修改,无不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事的道理。许老师时刻关心着学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刻苦的钻研精神将是我永远的楷模。能够成为许老师的一名弟子,我一直心存庆幸和感激。感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刘国彬研究员、李世清教授、赵世伟研究员、王占礼研究员、王国梁副研究员、卜崇峰副研究员,他们在论文开题
4、论证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益、中肯的建议和指导。在实验室工作及论文撰写期间,赵允格研究员对我给予了莫大的帮助,她严谨的科研态度,渊博的知识,点燃了我科研的热情,并为我今后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诚挚地道一声,谢谢。论文试验期间,子午岭试验站提供了良好的野外试验条件。感谢韩师傅等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感谢师兄脱登峰、师姐高丽倩,以及同门刘思涵、王一贺,师弟张亚峰、陈盖、李彬彬,师妹王超华对我实验和论文工作的帮助,他们的真诚和友善使我脑海中深深刻印下一片美好的回忆和温暖。感谢同学张文文、花东文、邓强等,他们给了我许多关心和帮助。深深地友谊是我三年来最珍贵的收获。最后感谢我的父
5、母、亲人及朋友,是你们使我可以一次又一次的不放弃。师生情、同学情、朋友情、亲情,许多情义共同随着我走完了研究生生涯,不管世事如何变迁,面临多么危难的困境,我将一直坚持,努力奋斗。张帅2015年5月于陕西杨凌II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摘要学生姓名:张帅导师姓名:许明祥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方向: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土地利用变化在全球碳平衡及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库虽然已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但绝大部分仍是以浅层有机碳含量或者有机碳库大小作为研究对象,而近期一些研究表明,1m以下的深层土壤积聚的有机碳十分可观。该区天然次
6、生林转变为人工林及农田等植被破坏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研究还鲜见报道,还不足以科学认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本文以黄土丘陵区子午岭为研究区,以天然乔木林、天然灌木林、人工乔木林、撂荒地、农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以浅层(0~100cm)土壤为对照,研究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有机碳组分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的程度、方式、机理,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后年限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并且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迁移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了解深层有机碳来源问题。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黄土丘陵子午岭林区天然乔木林、天然灌木林、人工乔木林、撂荒地、农地-2-2-2-20~2
7、00cm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34.65t∙hm、96.23t∙hm、124.98t∙hm、76.03t∙hm、-282.75t∙hm,深层(100~20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占0~200cm总有机碳储量的33%、29%、31%、34%、42%。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0~2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有一定差异,以天然乔木林和人工林地最高,其次是天然灌木林地,撂荒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不同利用类型间浅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