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研究

公共治理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研究

ID:34837635

大小:1.63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3-12

公共治理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研究_第1页
公共治理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研究_第2页
公共治理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研究_第3页
公共治理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研究_第4页
公共治理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治理视角下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2012年末,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8838.6万辆,比2002年的969万辆增长了近10倍。特别是近两年来,私人汽车数量以年均1450多万辆的速度剧增。可以预计,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将在短时间内突破1亿大关,这进一步奠定了我国汽车超级大国的地位,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体现。任何事物的过快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道路拥堵、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私人汽车的快速增长饱受争议。2005年,中国政府就已经确立了“公交优先”的政策,但在实践中,公共交

2、通优先发展的战略至今还没有实现。公共交通的发展仍然滞后,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还未确立,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这种现实状况又促使人们过多地使用私人汽车作为出行工具,从而加剧了道路的拥堵。中国各级政府一直在寻求城市交通拥堵的解决之道。然而,就目前治理的情况而言,各级地方政府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这一问题,使得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受限,社会日常经济生活也一直深受其扰。在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中,各级地方政府一直“被动”的从汽车消费者这一“客体”来寻求对策,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刀刃似乎总是指向汽车消费者

3、,采取的方式无非就是限牌、限行、征收高额停车费、提高车船使用税、征收拥堵税等等。这种简单粗暴的治理方式使城市交通拥堵越治越堵。可以说,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出现的“政府失灵”现象的最根本的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道路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的特性而采取对应的措施,在治理中没有把城市交通活动的相关利益主体纳入到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主体中来。为此,笔者引入公共治理理论,提出建立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交通拥堵多中心治理主体模式,希望借此找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之路。1.2研究意义与方法1.2.1研究意义1.研究的理论意义(

4、1)本文分析了城市道路的公共资源属性,把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纳入到公共治理的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范畴,丰富了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研究内容。(2)本文用“公地悲剧”来解释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公共治理模式下,城市交通活动中的各相关利益主体与地方政府一样也作为治理主体,参与到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中来,从而探索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之道。2.研究的现实意义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纽带,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作为制约当今城市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

5、的不断扩大,越发严重。如果交通拥堵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这必将给城市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并且影响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生活质量。所以,城市交通治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交通拥堵问题,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将有着重大而长远的意义。1.2.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文在分析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时,首先采用了文献综述法,对国外内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公共治理理论运用到城市的交通拥堵的治理中来。2.案例分析法为了形象的展现我国一些城市在治理交通拥堵中

6、的问题,以便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给与具体分析,本文以广州市的交通拥堵治理现状作为具体案例加以分析。1.3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3.1国外文献综述1.关于公共资源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认识到公共资源的特性,他宣称:凡是与最多数人相关的公共事物却反而受到最少的照顾,人们往往忽视公共的东西,只关心他所有的,对于公共事物,他最多只关心对他个人有些相关的事务。1968,英国学者加勒特哈丁的《公地的悲剧》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公地悲剧”,它的意思是“公共资源的灾难”。在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下,个体出于理性的追求个人利益

7、最2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化,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公共资源,从而造成公共利益的损失。2.关于公共治理的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治理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人们开始注意对公共治理的理论研究,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开始被国际社会所重视。学术界对公共治理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相对而言,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给出的定义较得到认可,他们认为治理是个人和制度,以及公共和私人部门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并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元的利益主体能够相互协调并能采取合作行为。公共治理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关于一些国家和

8、地区在治理中得到的相关经验。如Hill&[2]Lynn(2005)较为全面的总结了各学者对公共治理所做的实证研究,提出现有研究对因果关系的考察是不足的,仅仅是比较了各种治理方法及其影响。[36]在此之后,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如GerryStoker(1998)总结了世界上各种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包括: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个人,参与治理的主体会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各个公共机构在权力上相互依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