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磁学附标准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静电场的电介质3.2.1偶极矩为=q的电偶极子,处于场强为的外电场中,与的夹角为。(1)若是均匀的,为什么值时,电偶极子达到平衡?(2)如果E是不均匀的,电偶极子能否达到平衡?解:(1)偶极子受的力:F=F=qE因而=-偶极子受合力为零。偶极子受的力矩=即T=qEsin当T=0时,偶极子达到平衡,pEsin=000=0,=0这种平衡是稳定平衡。=是不稳定平衡。(2)当不是均匀电场时,偶极子除受力矩外还将受一个力(作用在两个点电荷的电场力的合力)。所以不能达到平衡。3.2.2两电偶极子和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它们之间距r比它们自己的线度大的很多。证明:它们的相互作用
2、力的大小为F=,力的方向是:与同方向时互相吸引,反方向时互相排斥。证:已知当r>>l时,偶极子在其延长线上一点的场强:=当与同方向时,如图所受的力的大小:=q==-q==+==略去及等高级小量。=-=-当与反方向时(如图),同理:==略去高级小量得:=3.2.3一电偶极子处在外电场中,其电偶极矩为,其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1)求电偶极子在该处的电位能,(2)在什么情况下电偶极子的电位能最小?其值是多少?(1)在什么情况下电偶极子的电位能最大?其值是多少?解:(1)电位能:W=q-q=q又由于=-,lcos(是与间夹角)W=-qElcos=-(2)当与一致时,W=-p
3、E.即=0时电位能最小。(3)当与方向相反时,W=pE.即=时电位能最大。3.2.4一电偶极子,由q=1.010(库)的两个异号电荷所组成,这两个电荷相距为l=2.0(厘米),把这电偶极子放在1.010牛顿/库伦的均匀外场中,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1)外电场作用于电偶极子上最大转矩的多大?(2)把偶极子从原来的位置()转到最大转矩时,外力所作的功是多大?解:(1)外电场是匀强电场时,偶极子受的力矩为:T=pEsin当时=时,力矩最大,T=pE=qlE=1021010=210(牛顿米)(2)把偶极子从原来的位置()转到最大转矩时,外力所做的功:A===pE=210(
4、牛顿米)3·4·1一平行板电容器面积为S,面板间距离为d,中间充满均匀电介质,已知当一板上自己电荷为Q时,整块介质的总偶极矩为总,求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整块介质的总偶极矩为总极化强度=设上、下是介质上下两面的外法线,上=·上=—Pn=—P下=·下=—Pn=—P自由电荷激发的场强:AB=AB极化电荷激发的场强:BA=—AB=—AB=—AB电容器中电场强度:AB=AB3·4·2一半径为R,厚度为d的均匀介质圆板(Rd)被均匀极化,其极化强度为P,且平行于板画(如图所示),求极化电荷在圆板中心产生的电场强度。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解:如图所示,在柱坐
5、标系中:是面元法线与极化强度为夹角其中根据对称性分析,极化电荷在圆板中心产生的电场强度只有y方向分量(y轴与反方向),当R>>d时,略去高级小量得:3·4·3在图中A为一块金属,其外部充满均匀介质,其极化率为x,已知交界面上某点的极化电荷面密度为,求该点的自由电荷面密度。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解:在静点平衡时,利用高斯定理可得,导体外(即介质内)紧靠导体表面一点的场强为:==-与反方向,如图所示,是介质表面外法线.又由于在介质内:=;·==-=求一均匀极化的电介质球表面上极化电荷的分布,已知极化强度为,如图所示.解:取球心Q为原点,极轴与平行的球坐标,由于轴对称性,
6、表面上任一点A的极化电荷密度只与角有关.着也是A点外法线与的夹角,故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这表明:在右半球为正,左半球为负;在两半球分界线面上,在3·4·5图中沿x轴放置的介质圆柱,地面积为S,周围是真空,已知介质内个点极化矢量(为常数)(1)求圆柱两底面上的极化电荷密度及;(2)求出圆柱内体电荷密度。解:(1)(2)由定义得:3.4.6平行板电容器充满了极化率为新的均匀电介质,已知充电后金属板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求电容器的电容与没有电介质时的电容之比。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解:极化电荷的场强:自由电荷的场强:与反方向,3.4.7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面积S=0
7、.2(),d=1.0(厘米),充电后断开电源,其电位差,当电介质充满两版间以后,则电压降至1000伏,试计算: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1)原电容;(2)每一个导体板上的电量Q;(3)放入电介质后的电容C;(4)两板间的原电场强度;(5)放入电介质后的电场强度;(6)电介质每一面上的极化电荷;(7)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提示]。解:3.4.8两相距为5.0毫米的平行导体板间均匀充满相对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其介质内的电场强度是伏/米。试求: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1)在导体板上的面电荷密度;(2)在电介质面上的极化面电荷密度解:(1)利用3.4.6题结论:又由于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