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82901
大小:86.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0
《王一鸣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一鸣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记者 朱剑红2012年09月15日08: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王一鸣: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理论窗体顶端【字号大中小】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分享窗体底端 开栏的话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特别是经济增速回落,成为人们热议话题。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如何看待经济转型?如何扩大居民消费?如何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如何看待楼
2、市调控?如何看待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如何看待国企改革?如何看待资本市场?从今天起,本报开辟“经济热点面对面”专栏,推出本报记者采访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的系列报道,介绍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全面准确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及时反映宏观调控工作的进展成效。用准确、权威、充分的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人们理性看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以赴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敬请关注。 今年以来
3、,我国经济增速总体趋缓,第二季度增速“破八”以后,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三季度增速会转好或趋稳。但7、8月的宏观数据并未显现出转好迹象。于是,国内各种担忧的言论又多了起来,国际上中国经济将要“硬着陆”的声音也高了起来,国外媒体上有人认为“中国政府低估了经济下滑的速度,总是跟在曲线的后面”,还有人认为,“全球危机进入第三阶段开始向东扩散,中国和一些新兴市场终于屈从于债务杠杆的影响”。带着对中国经济的诸多疑问,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比以往更加复杂,担忧的情绪也很可
4、能会被放大 怎样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王一鸣从几个方面作了分析。 “首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不能由此断言中国经济正在走向‘硬着陆’。如果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急剧下滑相比较,这一轮经济减速要更加缓和。”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8%,以后逐季放缓,到2009年一季度急剧下滑至6.6%,7个季度下降了8.2个百分点,而这一轮经济放缓比上次要明显温和,经济增速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逐步放缓至2012年第二季度的7.6%,10个季度放缓了4.3个百分点。“比较这两轮经济增
5、速下降的幅度,很难断言中国经济将走向硬着陆。”王一鸣说。 “其次,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一是国内需求实际增速正在回升。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同比增长20.2%,与前期基本持平,考虑到通胀走低因素,实际增速有所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虽然继续回落,但实际增速已由4月份的10.7%上升到8月的12.1%。二是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夏粮历史性实现“九连增”,秋粮长势良好,全年农业有望丰收,为稳定食品供应和物价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东部沿海一些省份经济出现回稳迹象,
6、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上半年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2、0.2、0.4、0.3、0.1个百分点。东部是中国经济领头羊,东部经济率先回稳很可能将引领全国经济增速趋稳。 “第三,这一轮经济增速放缓有中长期因素的作用,观察经济增速放缓要考虑这些因素。”这一轮经济放缓有短期需求波动带来的周期性调整因素,比如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对我国的外需影响很大,国内需求也受到多年来产能持续扩张、过剩压力增大形成的去库存的巨大压力。但不同于以往的是,这一轮经济增速放缓已隐含着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因素。我国经济在持续30多年
7、高速增长后,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劳动力供需条件发生变化,储蓄率向下调整,已很难再保持两位数增长,潜在增长率将趋于下降。由中长期因素引发的增速放缓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如果剔除中长期因素的作用,短期因素导致的增速放缓就没有那么大。 “第四,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基于纵向比较,若横向比较还是比较快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3.5%,比2011年低0.4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减速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增速放缓也是正常的。今年第一季度“金砖四国”中印度增长5
8、.3%,俄罗斯增长4.9%,巴西增长0.8%,我国经济回落幅度要明显小于这些国家,这也表明宏观调控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后,王一鸣特别强调:“这一轮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比以往更加复杂,担忧的情绪也很可能会被放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尤其要增强信心,既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更要看到潜在增长动力。我国投资空间依然较大,消费潜力正在释放,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空间较大,加之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性,使经济增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