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79234
大小:145.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河北钢锹厂家、钢锹批发传统农具展示中国农业发展进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农具展示中国农业发展进程发明这种小农具的是徐闻余记北运果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余秀敬。近年来,徐闻县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利用节水灌溉和塑料薄膜覆盖等节水技术。但是农民铺设水管覆盖薄膜十分费劲,铺设水管覆盖薄膜遇上风吹时,水管和薄膜还没有覆盖好,风就把水管和薄膜掀翻了。余秀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反复实践,他发明了一种快速铺设水管覆盖薄膜的小农具,这种小农具设计很简单,铁框的中间设置一个套装塑料薄膜轴套,铁框前端的上部设置一个圈套水管的轴架,机具的两侧装置一个像小翅膀的铁片。当工人向前拖动机具时,水管和薄膜就会同时铺设在地上,机具两侧的铁片就会
2、同步挖起泥土埋住塑料薄膜的两边,防止被风吹掉。这种小农具还安装有活动档位,可以根据作物的行距调节宽度,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高度。余秀敬说:“过去用传统方法铺设水管覆盖薄膜一个人一天搞不了一亩地,用了这种小农具,一个人一天铺设水管覆盖薄膜30多亩,而且铺设的水管和薄膜平整扎实,效果更好。目前,这种快速铺设水管覆盖薄膜的小农具,已在徐闻余记北运果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近100户社员中推广使用。”墙角的废品堆里有几个空酒瓶,一个烂了的藤条筐,一个废旧轮胎,还有一些零碎的砖头瓦块。翻开这些杂物,记者还发现了一把铁锄头和一个铁叉头。付延平说,这是前两年“
3、退休”的,都用不着了,准备攒一攒一起卖掉。 卖掉农具,还怎么种地?“现在农具也更新换代了,这些老东西都用不上了,种地得靠新家伙!”付延平说,村里去年成立了一个农机合作社,购置了一台玉米收获机,面向周边地区开展服务,收割一亩玉米收费80元,他今年打算出钱请合作社来收。 “我家8亩玉米,要是光靠我们老两口,半月也干不完,再说年纪大了也干不动了。用上这种机械,两三天就完事儿了,虽说多花几个钱,但是省事多了。划算!”付延平说。 旧农具“退休”,新农具“上岗”,中国正在进行一次深刻的农机具变革。据农业部统计,到2010年底,中国农作物耕、种、
4、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3%,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这些年还有哪些农具“退休”?付延平哈哈一笑说:“我种地都40多年了,这辈子用过多少农具早就记不清了,前几年把一架犁当废铁卖了,还有一架耧,也拆了,木柴烧火了,铁角也卖了。” 耧,据称是中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工具,始于东汉,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直到今天,北方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户仍在使用这种工具。 中国古代在农具农艺方面曾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一系列发明创造对东亚、西欧等地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形形色色的农具,有的从
5、古代一直延续至今,有的在历史长河中被更新的农具所取代。 付延平的家位于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镇,这里是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耕作所用到的农具,粗分就有翻地的、播种的、除草的、灌溉的、收割的等七八种之多。“以前的庄户人家,正房旁边一般会盖一间小窝棚,这不是用来住人的,而是专门用来存放农具的。大大小小几十种,没有一个专门的屋子是不行的。”他说。 记者看到,付延平现在的家没有了存放农具的窝棚,正北是5间大瓦房,住着一家5口,靠西边盖着三间平房,其中两间是平时做饭吃饭的地方。整个院落方砖铺地,东墙
6、边还种了一排丝瓜和几株向日葵。 “以前种小麦,要用牲口拉犁犁地,犁完了还得钯一遍,然后再用耧来播种,还得用小石磙压实喽!收的时候先用镰割下来,再拉到空地上碾。种棒子(玉米)得人工一颗一颗地种,收割还得用镰刀一颗一颗地收,收回了棒子还得打,要多麻烦有多麻烦!”付延平的爱人说,“要是还用老办法,我们俩可侍弄不了这8亩地,只能租给别人种了。” 随着各种新农机具的“上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现在种地简单多了”,付延平说,“耕地有旋耕机,播种有播种机,收获更是省事,连收带打一次性完成,省时省力,本来一个月的活计几天就干完了。” 付延平
7、一家5口,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平时很少在家,地都留给了老两口。付延平说:“现在正是种地的好时候,我还不想退休,要多享受几年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