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桂林市县名的来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处湘桂走廊的兴安,自古便是南北交通的要道。这里开发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有文物留存至今。 兴安古属百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凿成灵渠后的第三年,即平定岭南,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在今兴安县城以后的界首镇城东村湘江西岸设立了零陵县,由长沙郡管辖。当时,兴安境内东北部的湘江流域全属零陵县治。而西南的漓江流域则属桂林郡。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南海郡的龙川令赵佗却趁楚汉相争无法顾及岭南而夺下桂林与象郡,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势力延伸至越城岭地区,今兴安的西南部成为南越国的北方前线。赵佗不仅加固了位于溶江的古秦城,还在今兴安县城附近修
2、建了越城。这就是后来古籍中提到的越城峤。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了岭南,次年南越灭亡。汉武帝将原来的南越国分为九郡,统归交趾刺使部。又在今临桂(包括桂林市)、阳朔、永福、灵川和兴安西南部等地设立始安县,属零陵郡,归荆州刺使部管辖。三国时期,始安县升格为郡,但仍归荆州刺使部。西晋,始安划归广州郡管辖,而兴安境内的湘江流域一带仍属零陵郡。 晋永嘉元年(370年),荆州郡将今属全州、灌阳等地分出来,成立湘州,始安郡亦随之划归湘州。 地处湘桂走廊的兴安,自古便是南北交通的要道。这里开发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有文物留存至今。
3、兴安古属百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凿成灵渠后的第三年,即平定岭南,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在今兴安县城以后的界首镇城东村湘江西岸设立了零陵县,由长沙郡管辖。当时,兴安境内东北部的湘江流域全属零陵县治。而西南的漓江流域则属桂林郡。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南海郡的龙川令赵佗却趁楚汉相争无法顾及岭南而夺下桂林与象郡,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势力延伸至越城岭地区,今兴安的西南部成为南越国的北方前线。赵佗不仅加固了位于溶江的古秦城,还在今兴安县城附近修建了越城。这就是后来古籍中提到的越城峤。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了岭南,次年南越灭亡。汉武帝将原
4、来的南越国分为九郡,统归交趾刺使部。又在今临桂(包括桂林市)、阳朔、永福、灵川和兴安西南部等地设立始安县,属零陵郡,归荆州刺使部管辖。三国时期,始安县升格为郡,但仍归荆州刺使部。西晋,始安划归广州郡管辖,而兴安境内的湘江流域一带仍属零陵郡。 晋永嘉元年(370年),荆州郡将今属全州、灌阳等地分出来,成立湘州,始安郡亦随之划归湘州。 南北朝的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广州郡被分割,在桂林设置了桂州,始安郡划归桂州管辖。至陈朝,原来属零陵郡的今兴安湘江流域一带,被并入了始安县,兴安县的范围基本确定,并完全脱离了零陵郡,其地北至界首镇与全州相邻
5、,南至高尚、溶江与灵川为邻,西至越城岭深处,包括大、小溶江流域的金石、华江,与龙胜、灵川、资源为界,东至都庞岭深山,与全州、灌阳为邻。 隋朝统一中国后,始安县仍归始安郡管,兴安整个县境都归入了今日之广西。 隋亡,唐帝国撤郡建州,增加了州县,使行政区划范围缩小,以便管理。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派大将李靖击溃后梁皇帝肖铣,收降岭南五十余城,在始安县内划出了今日的兴安地区,设置了新的临源县(因兴安县是湘江、漓江的发源地),隶属桂州,县城设在城台岭上(今兴安中学、兴安二中校址)。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桂州将领朱济时与广州番禺的冯
6、崇道叛唐,朱攻下了周围10余座州县城池,而临源县内官民坚守,朱久攻不下。后朱济时被容管经略使王平定,唐代宗为表彰全县官民忠义,将县名改为“全义县”。所以,柳宗元歌颂吏治改革的名文《全义县复北门记》,已没有临源之名。 唐末,湖南马殷趁农民起义之机,攻占桂州、贺州、柳州等多个州县,908年自称楚帝。此时后晋皇帝重贵虽已无法管理马殷占领的全义县,但他在开运三年(946年)仍然将全义县升为溥州,把县名改为德昌。直到后汉高祖刘知远乾佑元年(948年),马殷失败,德昌才归后汉管辖。 至宋,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963年)撤消溥州,重将德昌恢复原名全义县
7、,重归桂州管辖。976年,赵匡胤死,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因为全义的“义”字犯了他的名讳,第二年(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他便下诏将全义县改为“兴安县”,取意为兴旺安宁平安,仍归桂州辖治。兴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而建在城台岭上的县城,后来因人口增加,狭窄的城台岭不适宜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明朝中叶,迁至西边一里之外的岳王台和凤凰台上,一直保持到今天。这就是兴安县城的“三台”。 “资源”县名的来历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由州同程庆龄主修的《西延轶志》介绍,原来资源的名字叫西延,也就是全县(现今全州县)往西延伸的一部分,管辖的地
8、方也仅是现今的中峰乡、资源镇、梅溪乡、瓜里乡。 但是,资源的历史却非常悠久,专家认为,晓锦遗址可以与河姆渡遗址一样,成为一个原始文化时空框架的坐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