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不是a而是b”的认知层面探析

李向阳“不是a而是b”的认知层面探析

ID:34776127

大小:95.0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李向阳“不是a而是b”的认知层面探析_第1页
李向阳“不是a而是b”的认知层面探析_第2页
李向阳“不是a而是b”的认知层面探析_第3页
李向阳“不是a而是b”的认知层面探析_第4页
李向阳“不是a而是b”的认知层面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向阳“不是a而是b”的认知层面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是A,而是B”的认知层面探析李向阳作者简介:李向阳(1989-),女,河南濮阳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转折类复句相关句式对比研究”(项目编号:SLGYCX1508)成果之一。(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1)摘要:“不是A,而是B”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复句,有否定选择式、对比转折式、解释原因式、假性否定式四类。从认知层面对其进行分析,考察在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中人们对于命题的信赖程度。主观推测层面:

2、否定选择式P{A}=0.5、P{B}=0.5,对比转折式0.5

3、句中的并列复句中。[1]语言学家孟田、杨永泉、武柏索、朱林清都认为,“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2]近期的研究,已经开始注意分句的特征和前后两分句的深层次的语义关系,如龙磊从否定项A的性质出发,将该句分为真假否定句,并指出突出强调后分句。[3]而具体到语言环境中,“不是A,而是B”句式又表达出丰富的语义特征。如:(1)答案不是选A,而是选B。(2)我全心全意为他付出,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仇恨。(3)我不是不借给你,而是我的钱都还房贷了。(4)你买的不是保险,而是一份安心。例句(1)中,答案是从A项和

4、B项之间做出的正确选择,否定A项,选择B项,这类句式我们称之为“否定选择式”。例句(2)中,A项为“换来感激”,B项为“换来仇恨”,AB两项极端对立。一般来说在语境“我全心全意为他付出”的情况下,会出现A项,但结果是A项没有出现,却出现反向B项。这类句式我们称之为“对比转折式”。例句(3)中,A项为“不借给你”,B项为“我的钱都还房贷了”。当说话人说这句话时,A项“不借给他”的事实已经客观上存在,但说话者只是从B项“我的钱都还房贷了”来解释A发生的原因,原句可以改为“我不是不借给你,而是因为我的钱都还房贷

5、了”,我们称这类句式为“否定释因式”。例句(4)中,A项“买的保险”,B项“买的一份安心”。说这句话时,听话者确确实实买的是保险,但说话者却对A项进行假性否定,目的是为了突出B项。这类句子近期流行起来,如“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我们称这类句式为“假性否定式”。因此,从上述分析可得出“不是A,而是B”是一个复杂的句式,可以分为:否定选择式、对比转折式、否定释因式和假性否定式四种。单纯的并列关系或真假否定性质,不能完全揭示出该句式分句间的深层语义关系和表述效果。我们有必要从认知层面上具体分析各类句型的深层语

6、义关系,以便了解该句式独特的使用价值。为方便读者理解,有必要先简单地介绍下认知层面。认知层面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认识以及对这种概括认识的主观判定。它包括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4]认知层面体现在两个不同的关系中:一种是客观事理关系,一种是主观判定关系。这两种关系可以通过信赖程度描述。信赖程度[5]是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1985)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人们对命题的相信程度,用P{X}刻画(X表示任一命题),其值取区间[0,1]中的值。比如,P{X}=0,表示人们认为X假;P{X}=0.5,表

7、示人们不知道X是真是假;P{X}=1,表示人们认为X真;0<P{X}<0.5,表示人们认为成立的可能性小;0.5<P{X}<1,表示人们认为X成立的可能大。二、主观推测层面主观推测层面是大脑思维中的一个认知层面,该层面所反映的认识不是客观现实情况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知识等,对客观现实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主观猜测或判断。[4](一)否定选择式P{A}=0.5,P{B}=0.5这类句式,是客观陈述否定句式。这类句子有两种情况:A项与B项可以为并列选择关系,也可以是对立选择关系。在客

8、观事实没有证实之前,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背景知识,无法推出哪项会成立哪项不会成立,A与B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用信赖程度公式表示为:P{A}=0.5,P{B}=0.5。如:(5)因此,奴隶主不关心生产,他要生活得更好,不是靠改进生产,而是靠占有更多的奴隶。(豆丁网《教育的历史发展新论》)(6)人的身心发展的速度,不是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出现时快时慢、时高时低的现象。(中华文本库《专题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例(5)中,A与B为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