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49072
大小:76.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参考第章的自然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6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初中考试说明的要求:•识记:•我国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长白山、武夷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三级阶梯界线、珠穆朗玛峰一、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一)明确几个概念,一个是地形和地势,另一个是山地和山区。•(二)地形的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三)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优点•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地势:地表高低变化的总趋势。•要明确:•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
2、三级阶梯•2.三级阶梯的界线在何处、具体是哪些山脉。•3.每一级阶梯上主要的地形区•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二)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降水、气温、高原气候•(三)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流向、水能教学内容的组织1.地形分布特征—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景观图感知,结合北京市地形特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与概括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2.结合教材中的做一做活动,收集山区经济建设的事例,分析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因素。3.地势变化特征,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和各阶梯主要特征,清楚阶梯
3、分界线的山脉名称。4.结合地形图和地形图上的河流分布情况,思考、分析地形地势的变化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地形、地势对我国气温和降水会有什么影响。教学过程设计•1.提出问题: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都有哪些地形?有哪些山脉、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再阅读地形图和景观图,归纳总结,或讲解。得出地形特征。•2.地势变化特征,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明确读图方法•3.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设计方案。讲授的重点应当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比较抽象的内容。例如山脉的走向等,结合地图、景观图片和资料,注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4.讨论式教学过程设计方案,教师列出几个讨论题,请学生
4、分组在地图上观察我国地形分布的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变化特征以及各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在充分讨论后,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然后互相补充,概括总结出结论。••5.关于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水能以及交通的影响,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每组讨论一个问题,然后派代表说明观点,其它组同学可以质疑或补充,最后由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补充和总结。•6.对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我们可以采用阅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充分认识到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是其它地形区的分界线,因此先将主要山脉填入空白图中,再依次将主要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填入图中。第一节气候特征和
5、主要气候类型•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中考试说明要求:•主要温度带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月0℃等温线分布400毫米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1.冬夏气温状况•(1)气温特点•重点:•掌握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比较北方与南方地区在气温上的差异•气候对河流、自然景观、农业的影响•(2)气温差异的成因2.降水量的时空变化•重在地图上找出1600、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状况,总结出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部分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和各地降水量差异—我国
6、降水量集中的季节与雨季长短的差异•年降水量变化大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原因?不必深讲,了解即可。3.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首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说说北京冬季和夏季的风向,再从教材30页中国季风图讲起,比较图中高低压不同的状况,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差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只有中国季风气候面积广大,得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复杂多样的气候•从阅读31页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得出,我国有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关于中国气候的优点:雨热同季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气候复杂多样,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
7、利条件。4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寒潮(低温霜冻、对农作物如大白菜等造成减产)•沙尘暴(交通、污染空气、毁坏建筑物)•台风与伏旱:讲危害,不讲成因。教学过程设计•1.对我国冬夏季等温线图的学习,读图的方法:一是了解图例和气温数值,气温的递变规律,二是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三是观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和变化幅度。最后概括出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的特点•2.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案。例如,讲授影响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季风气候的成因等。在讲授中应当充分结合地图、景观图片和资料。•3.采用讨论式,即组织学生
8、分成若干小组,例如对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我国降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