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关于行政许可证件的颁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行政许可证件的颁发、送达期限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本条是对行政机关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的期限的规定。 一、送达的概念 送达是行政许可机关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依法制作的行政许可证件送交被许可人的行为。在行政许可中,送达的主体是行政许可机关,送达的内容是行政机关制作的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的标签、加盖的检验、检测、检疫印章,送达的对象是申请人。送达一种法律行为,即能够产生一
2、定的法律后果,因此,送达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否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达不到预期的后果。 二、送达的日期和方式 送达日期是确定法律文书是否生效的重要依据,是确定法定后果的必要条件。本法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送达。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送达一般有六种方式: 一是直接送达。即行政许可机关将行政许可证件直接送达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或者其他代收人。行政许可证件一般应采用直接送达的方式。只有在无法直接送达或者直接
3、送达有困难的情况下,才考虑采取其他送达方式。 二是留置送达。即受送达人或者其同住的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行政许可证件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行政许可证件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由于行政许可证件是依申请人的申请作出的授益性行政行为,实践中留置送达的情形是少有的。 三是委托送达。即行政许可机关委托受送达人所在地的行政机关代为送达。委托送达是基于许可机关不能直接送达,或者不便直接送达而采用的
4、一种送达方式。 四是邮寄送达。即行政许可机关通过邮局,把行政许可证件用挂号信函寄送给受送达人。邮寄送达虽然简便易行,但时间上可能难于保障。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口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五是转交送达。只能在法定条件下才能采用,只有负有转交义务的单位,才可以接受委托。 六是公告送达。即行政许可机关通过张贴公告、登报或者广播等方式,说明需要送达的行政许可证件的内容。公告送达必须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法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告送达经过一定的期限即视为送达。 三、送达回
5、证 送达回证是证明行政许可证件已经送达申请人的凭证。为了在发生争议时有据可查,所以要求送达行政许可证件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行政许可文书送达制度为了规范行政许可文书的送达,提高工作效率,依法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一、行政许可工作人员必须规范填写本机关统一制作的行政许可送达文书,履行送达程序后,存入行政许可卷宗。二、下列行政许可文书必须送达:(一)告知听证通知书;(二
6、)告知利害关系人陈述意见通知书;(三)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包括有关证件颁发);(四)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送达的行政许可文书。三、行政许可文书可以采取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等法定方式送达。四、行政许可文书必须在法定期限内送达。(一)准予行政许可和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在作出决定后的10天内送达;(二)告知听证通知书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送达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三)告知利害关系人陈述意见通知书应当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前送达,并保证利害关系人陈述意见
7、所需要的时间;(四)采取招标、拍卖方式进行行政许可的,招标、拍卖公告应当明确告知举行活动的时间、地点等相关情况。五、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法律后果的工作人员,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