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碳汇绿地空间优化研究

沈北新区碳汇绿地空间优化研究

ID:34738669

大小:4.53 MB

页数:111页

时间:2019-03-10

沈北新区碳汇绿地空间优化研究_第1页
沈北新区碳汇绿地空间优化研究_第2页
沈北新区碳汇绿地空间优化研究_第3页
沈北新区碳汇绿地空间优化研究_第4页
沈北新区碳汇绿地空间优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北新区碳汇绿地空间优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沈北新区碳汇绿地空间优化研究TheOptimizationresearchofCarbonSinkGreenSpaceinShenBeiNewDistrict研究生:刘冲指导教师:石铁矛学科专业:城乡规划学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分类号:学校代码:10153UDC:密级:公开硕士学位论文沈北新区碳汇绿地空间优化研究作者姓名:刘冲入学年份:2013年9月指导教师:石铁矛教授学科与业:城乡规划学申请学位:工学硕士所在单位:建筑不规划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12月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12月学位授予日期:2016年1月答辩委员会主席:袁

2、敬诚答辩委员会组成:袁敬诚彭晓烈张海青李超张东旭论文评阅人:赵英魁付士磊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丌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戒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丌包括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不我共同工作过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日期:2015年12月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完全了解沈阳建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戒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沈阳建筑大学(戒其授权机

3、构)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戒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提供检索、浏览。(如作者和导师同意论文交流,请在下方签名;否则视为丌同意。)作者和导师同意网上交流的时间为作者获得学位后:丌限□半年□一年□一年半□两年□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2015年12月日期:2015年12月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I摘要气候变暖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同时气候变暖造成了很多自然界的问题,其中占最主要因素的是CO2。如何有效的从根源和空间上降低CO2的排放,是一个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在从CO2的根源方面,本文从碳足迹的角度出发,找出在沈北新区中哪

4、部分的建筑对碳排放要负更主要的责任,并且通过绿地来降低CO2浓度。同时从CO2的空间分布上进行实际的CO2浓度分布分析,从对CO2、O2等大气监测的实验数据出发,首先了解CO2的各个季节、月、日的分布规律,其次对沈北新区的CO2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对CO2的吸收方面,植物的碳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何利用植物的碳汇功能并将其吸收能力做到最大化,以此来吸收CO2。将沈北新区的整体生态格局进行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越来越膨胀,如何在建成区面积扩张的情况下,合理的规划绿地布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首先对沈北的碳源量和碳汇量

5、进行核算,从量的对比上来了解城市的低碳情况。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沈北新区的固碳潜力分析。得到在沈北范围内,哪些区域是适合建造林地的。通过对实地将近一年的CO2监测,从中总结出CO2的时空变化规律,用以指导绿地的格局。通过对原版规划进行评价,找出其中不足,进行沈北绿地空间的规划。本文研究共分6章节:第一章通过对各个层面的低碳研究背景进行梳理,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初步的研究思路梳理和技术路线的形成,并对国内外的低碳城市建设和城市的绿地布局进行综述。第二章通过对理论基础的总结,找出相关的研究内容,总结目前已经产生的研究方法

6、分别针对CO2监测的方法和低碳绿地布局的研究方法,在第三、四章针对沈北的情况加以应用,进行深化分析。第三章通过对沈阳沈北新区的介绍,对现状的碳源量和碳汇量进行分析比较,了解沈北现在的碳氧是否平衡。再通过进行沈北的固碳潜力分析,从而指导沈北绿地的布局,在城市建成区大力发展扩张的时候,现状中固碳潜力强的农田应保留下来,并适当的进行林地的建设。第四章以上一章中建筑运营期的碳排放高低分布图和用地的类型为指导,找到适合沈北新区的CO2监测方案,确定监测对象、时间、地点等具体情况,对监测以来的数据进行时空变化规律的分析,不仅得到CO2的年、

7、月、日的变化规律,还找到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便用于揭示CO2浓度高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并在GIS中完成沈北新区的CO2分布规律图。同时利用CO2监测得到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将所分析的点位类型进行归纳,找到适合其用地类型的最优绿地布局形式。II摘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五章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对原版规划的绿地优化,本章首先介绍沈北的原版规划情况、研究背景等,结合前面两章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逐一提出研究策略。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尺度分别进行沈北的绿地格局优化、蒲河新城的绿地设计及不同用地类型的绿地布置及植物配置。第六章总结研究结

8、论,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对未来的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固碳潜力;CO2监测;绿地布局;碳源量;碳汇量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AbstractIIIAbstractClimatewarminghasbecomeahottopicintod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