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中学高三考历史考试

如皋中学高三考历史考试

ID:34733050

大小:50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10

如皋中学高三考历史考试_第1页
如皋中学高三考历史考试_第2页
如皋中学高三考历史考试_第3页
如皋中学高三考历史考试_第4页
如皋中学高三考历史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皋中学高三考历史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年级历史月考试卷2013年10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主张的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2、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3.孟子说:“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A.主张民贵君轻B.维护统治秩序C.强调层层分封D.体现以德治民4.“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3、()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A.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B.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C.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D.作者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5.“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引文的出处应()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A.《道德经》B.《论语》C.《明夷待访录》D.《春秋繁露》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6.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皆此

4、理之流得,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A.“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C.“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7.“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A.蔡伦是造纸术的最早发明者B.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C.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98.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5、。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①多元兼容、雅俗共赏②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③逐渐平民化、世俗化④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A.①②B.③④C.②③D

6、.①④10.下列图片和文字揭示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的过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饮”字的形成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B.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C.我国汉字演变总体趋势是由繁到简D.篆体的出现标志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①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②信徒皆为祭司③用理性的武器扫荡一切权威④回到《圣经》来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2.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

7、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13.1911年4月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设想了一个实验: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上,另一个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飞行速度接近光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