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32323
大小:94.0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1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思维脉络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脉络笔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脉络笔记■第一讲:新规范的确立与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政治工具:“新”规范指导了所有作家,影响了所有的文学创作。●一.新规范的源流1942年延安,当时只能延安边区的新规范,在1949年,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在文化上也很快占领了全国。★三十年代:(1)左翼文艺运动(上海大都市形成,严格说来其作家不是知识分子时征,左翼文艺与延安文艺是不尽相同的,“左翼十大西北地方合流”形成延安文艺)(2)革命文学运动:创作社,太阳社(3)五四新文学运动,其与1942年之后的“新规范”究竟是否存在关系?继承关系?“五
2、四”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的文学”,新文学运动是一次人的解放运动。(南京大学徐稚英先生最早明确提出)因此,也可以说是“启蒙文学”“救亡文学”(八十年代李泽厚提出)“启蒙和救亡是双重的变奏”。李老师认为:五四改变中国的精神,更新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启蒙,是比救亡更重要的,而不是该为救亡所压倒。启蒙的基本点是人的个性和自由。战争中步调统一的需要,困难当头国人的爱国情绪,使“启蒙”不得不被打断。一直到八十年代,李泽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启蒙救亡变奏”的文学论点。然而这一论点是不全面的。启蒙+救亡+翻身中国传统固有的“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朱
3、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意识和斗争手段,在五四时期,“十月命一声炮响”的推动人民族阶级和影响下有了发展。★新规范的源头是翻身而非救亡。*30年代左翼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翻身求解放”目标下的团体。“工人无祖国”的思想使他们看重的不是“启蒙”,也不“救亡”。只当“救亡”成为挡在“翻身”前的必经之道时,他们才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中。韦君宜晚年的《思痛路》回忆延安窑洞时期知识分子的希望破灭和遭受的压制力量。萧军、王夕照等人因无法忍受政治对文艺的绝对领导而愤然,结果遭到不平待遇●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对比苏联,同样在压力之下却有文学作品
4、大胆地真实地坚持文学道路。为什么在1949以后的中国,20年中却顺从地服务于政治?★(一)50年代一系列文学批判运动(持续不断的文艺批判)1.对萧也牧的批判《我的夫妇之间》(短篇)“知识分子眼光看工农干部”2.对《关连长》的批判赞扬中中人民解放军下级军官的人道主义精神,却以“歪曲我军战斗精神”的名号被判3.对俞平伯红学研究的批判(五四时期北大学生,胡适的大弟子)同俞引起对胡适的批判(胡适在文学界影响太大,毛泽东想要做有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新红学的运动的是“君”和“师”,实现政治和思想意识上的统治)4.对胡风的批判(鲁迅的追随者)
5、“固执”地坚持着鲁迅启蒙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性,以“胡风反党、反革命集团”的名号受批判★(二)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学习马、列,检查过去的资产阶级思想,以毛思想代替★(三)作家的体制化——根本原因50年代的有作家都被编入各自“单位”,本身的“自由职业”性质已被打破,“吃饭是重要的”,体制的力量使文学的大一统成为可能●三.大一统格局下的实践后果中国文学终于史无前例地变成了政治的工具(比任何一个朝代、时期更甚,更广泛和更彻底地)-1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脉络笔记*50年代几乎所有的诗歌都歌颂党、领袖、解放
6、军、新中国的欣欣向荣、抗美援朝、包括实际上有着强烈抵触的胡风公开发表的诗歌小说、散文……没有人写困难,没有人写存在的问题“要据政治需要去创作”。“用阶级分析演绎文学作品”“爱、恨的复杂心理感情被简化”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端由此不可避免甚至连毛泽东,周杨等领导人也意识到并要求克服文学的“公式---概念”化,可是在今天看来,只要文学仍然充当着政治的工具为其服务,就注定无法走出这种模式作家们“深入生活”已经不再是自己的个人生活,而是工农大众的生活。可是什么才是深入了的生活,即生活的真实呢?时代要求作家反映若干亿工农兵的生活真实,可是当
7、他们真的深入到生活中,他们看到的并不尽然是阳光明媚,当他们把这些生活的真实反映到作品中,就遭到批判,被诘问以“你看到了多少中国工农”,贯以“歪曲社会现实”的各号,受到批判和压制。于是,50年代的文艺界,出现了诡辩的方流论、本质论。作家们只有在《人民日报》的社论中,红头文件中,毛泽东的语录中去把握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统一的虚假。于是被称作了“主流和本质上的真实”。柳青《创作史》无疑是文革前十七年当代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长篇作者本人也是有良心的作家。“梁生宝和改霞的恋受”在后者进城当工人的结局中结束,忙于合作社的工作使二人终不成
8、眷属。可是真实的生活是“改霞”的原形“林改改”“提高自己觉悟,为革命贡献青春”------嫁给了前线的伤残兵。柳青的作品中没有这样的内容,并且显然回避着这些。■第二讲双百方针的提出与文学的突围●一.双百方针的提出郭沫若、艾青已经从女神的光芒突进和大堰河的深情饱满转变为工农生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