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密级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研究生姓名:李姣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陶景霞教授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湖南工业大学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分类号密级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AstudyonsoftpowerofChinesecultural研究生姓名:李姣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陶景霞教授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湖南工业大学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湖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湖南工业大学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了解湖南工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学校可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摘要当今社会,特别是在美国经济风暴过后,中国乃至世界越来越意识到文化软实力对于一国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亦成为国际社会不断追求的宏伟目标之一,是我国适应国际社会发展,建设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对于发展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弥补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的不足,也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赋予了文化软实力更深层的社会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层出不穷,涉及到我国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是制约我国综合国力发展薄弱环节,是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文化软实力能否得到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在全球向度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文化软实力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与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构筑起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建立起坚实的理论基础。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当代正能量I ABSTRACTNowadays,especiallyaftertheU.S.economiccrisis,Chinaandtheworldareincreasinglyawareoftheimportanceofthedevelopmentofculturalsoftpowerforacountry's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Thedevelopmentofculturalsoftpowerhasalsobecomeoneofthegrandgoalscontinuingtopursueby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itisakeyelementweadapttothedevelopment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buildacivilized,prosperousandpowerfulsocialistmoderncountryandachieve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ResearchingthedevelopmentofChineseculturalsoftpowerwillnotonlymakeupforthelackofculturalsoftpowerdevelopmentprocess,butalsobeadvantageoustoprovidetheoreticalsupportfor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culture.Withthedevelopmentofthecountry,giventhedeepersocialsignificanceoftheculturalsoftpower.ChineseculturalsoftpowerinvolvedinallaspectsofChina'sculturalconstructionand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herefore,thedevelopmentoftheglobaldimension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culturalsoftpowerisnowimminent.Itincludingcarryingforwardthefinetraditionalculture,improvingthesocialistcorevaluesystem,andstrengtheningthecultureofinnovationandcreationofcontent.Comparedwithdevelopedcountries,thedevelopmentofChina'sII culturalsoftpowerisstillastrengthweaknessrestrictingthedevelopmentofChina'scomprehensivenational.Culturalsoftpowerthedevelopmentisdirectlyrelatedto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modernizationandthedevelopmentofChineseculture.ThedevelopmentofChineseculturalsoftpowerandconstructionmustadheretothedirectionofsocialism,adheretoMarxism-Leninismastheguidingideology,andadheretoMaoZedongThoughtand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saguidetoaction,buildingChina'sculturalsoftpowercharacteristicsForthedevelopmentofChina'sculturalsoftpowertoestablishasolidtheoreticalfoundation.KeyWords:Marxistculturalperspectives,Chinesecultural,softpowerofculture,effortIII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第一章导言..................................................................................................................11.1研究目的、背景和意义..................................................................................11.2研究现状综述..................................................................................................2第二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72.1以人为本的文化观...........................................................................................72.2文化的经济属性观...........................................................................................92.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102.4文化发展创新观.............................................................................................12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构建........................................................163.1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概述.............................................................................163.1.1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163.1.2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183.2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渊源................................................................203.2.1传统文化下孕育的文化软实力..................................................................203.2.2传统文化下构建的文化软实力..................................................................223.2.3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动力源泉.................................................243.3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263.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文化软实力的本质体现..........................................263.3.2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83.4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动力.................................................................303.4.1思想文化新觉醒..........................................................................................303.4.2创建文化发展新模式..................................................................................323.4.3创新文化管理体制......................................................................................333.4.4培养文化人才队伍......................................................................................35第四章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当代正能量............................................................364.1治国理政的理念创新.....................................................................................364.2强国兴民的举措优化.....................................................................................364.3和谐社会的境界提升.....................................................................................374.4生态环境的文明发展.....................................................................................37结语..............................................................................................................................39参考文献......................................................................................................................40致谢..............................................................................................................................45I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言1.1研究目的、背景和意义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依旧复杂。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已经不足以形成强大的国际号召力与影响力,于是国家之间国力的竞争便从单纯的军事较量转向了新出路——“软实力”的角逐。而贯穿“软实力”经纬、维系“软实力”灵魂的,就是文化。经济全球化要求加快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发展文化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实现归根到底也是发展产业化文化,将文化转化为商品,推向国际市场,并为国际社会所接纳。世界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个强国意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无不把增强文化的经济功能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发展经济文化,推进文化经济全球化,这既是发达国家维护国际领先地位,也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国力,改变现状的出路。文化不但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政治意义。“文化既不是自治的也不是外在地决定的领域,而是社会差异和社会斗争的场所”。文化本身的政治特征和世界政治多极化要求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全球文化、思想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融合碰撞的背景下,掌握了世界文化发展方向,就可以用自己的价值体制规范和塑造社会秩序。在历史上,中国之所以被世界公认为大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华民族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文明、文化。在当时,中国的思想价值观、文化生活从亚洲传播开来,继而影响了整个世界。而今文化软实力却成为制约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薄弱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水平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使得中国在国际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文化发展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精神文化发展的要求,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巨大优势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则相对滞后,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为了适应国家的发展,文化必然需得到相应的提高,必须让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形成影响力与感召力。在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提升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已是迫在眉睫。前文化部长孙家正曾说:“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1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力是经济政治手段难以比拟的。在硬实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努力构建发展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增强我国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综合国力,弘扬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民族,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袭,构筑文化安全长城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2研究现状综述“软实力”理论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全球战略问题专家约瑟夫·奈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首次提出来的。国家“软实力”在世界经济政治和国家政策的理论实践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化软实力”一词则是由中国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国内学术界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与提升。对于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更是着墨甚少。在当前我国对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以及中国语境下文化软实力的解读国内学术界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是基本都围绕文化软实力的结构要素、凝聚力和吸引力、综合影响力、战略意义等方面来概述的,他们认为有关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内涵都与软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学者也为文化软实力赋予了更多的中国特色,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对西方的理论进行了扬弃,更加丰富与发展了有关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孙波在其《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章中指出文化和文化力是软实力的第一要素。指出文化软实力整体结构包括三大类:精神文化的生产力、制度文化的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的生产力。唐代兴在《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一书中指出: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而且是软实力的基础构成内容。认为文化意味着一种既可以是柔性又可以是刚性的力量,而文化作为柔性的力量可用来创造生存,包括对外竞争力、协调力、融合力、扩张渗透力等。并不是文化都是软实力,只有那种拥有实际生存创造力的文化才构成文化软实力。贾海涛、洪晓楠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文化力和软实力概念的延伸,是综合国力理论的一2 硕士学位论文个分支,是文化力与软实力的内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洪晓楠教授把我国文化软实力划分了五个组成部分:激励中华民族形成强大向心力的文化凝聚力;获得国外仿效的文化吸引力;推动发展、追求领先的文化创新力;将文化要素组织成效能最大有机整体的文化整合力;向外界正确表达意图的文化辐射力。赵大朋、魏恩政、张锦等更具体的阐述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他们认为,文化软实力具体包括该国传统文化、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发展模式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精神动力和对外产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和国际形象的亲和力。韩宝华、秦裕华《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解读》则具体阐述了当代中国语境下“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认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和谐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辐射凝聚功能的载体,“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的身份认同,“文化创新”则是保持文化软实力在现代世界中产生影响力的经典方式。二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价值与战略意义我国的学者对于文化软实力发展价值与战略意义的阐述,概括起来基本是基于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从国内方面来看,对于经济,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够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对于社会,能够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推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祥耘、胡德才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意义》一文中阐述了发展文化软实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的需求;推动科技进步,繁荣社会经济;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增强综合国力;抵御西方文化侵袭,构筑文化安全长城;复兴中华民族,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温聪、赵卓莉、陈飞、柳卫东等学者也都就自己的观点阐述了发展文化软实的重要意义。从国内看,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助于应对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国际挑战。从国际方面来看,首先,能够抵御错误意识形态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促进和平发展。其次,有助于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叶小青在《和平发展视阈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一文中指出,通过拥有能够体现国民凝聚力、民族创造力、文化感召力的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才能获得国际的信任与理解,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亲和力,从而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国际3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环境。童世骏《文化软实力》一书提出,文化软实力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因为对内文化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且也因为文化往往构成了同样体现“软实力”的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世界上要高度重视经济军事领域的发展,从此角度看,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硬实力。发展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彰显中华民族的国际自信力、提升国家形象的亲和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谢雪屏《文化软实力竞争:关注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一文提出,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对全球的无形影响和渗透,世界各国都围绕着文化的传播与封锁、扩张与抵制、消亡与保护等展开了激烈而复杂的较量。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发展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意义非凡。三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方式探讨就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问题,学者们都从整体着眼,从多个角度就文化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对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首先,学者们认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作用并且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想的核心与根本,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统摄和支配作用。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其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成为增强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和谐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得以提升的根本途径,要善于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主要有:阚和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提高文化软实力》,赖海燕、左乐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柳礼泉、丁蕾的《和谐文化建设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徐可纯的《和谐文化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以上学者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和谐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先进性、价值导向、凝聚力等本质属性论述了两者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和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深入地阐述了两者发展与提升的路径选择。4 硕士学位论文其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理论源泉的作用。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的彰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坚持弘扬和借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源泉。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文化,就必须实现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便是维系认同感的纽带。主要代表有赵英臣、刘光辉的《软实力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考》、孟宪实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郭建宁的《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有英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评述》。再次,发展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必须要关注全球化的复杂国际背景,注意吸收借鉴国外的文化发展经验,在全球向度中发展文化。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别国发展经验与发展方式:政治方面,国家扶植政策、促进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市场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消费文化;教育方面,文化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结合我国实际,虚心借鉴学习国外文化发展的先进经验是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捷径。何芳《全球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段水雯《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刘志华和刘慧《文化软实力研究:国外经验及借鉴》、何增科《国际社会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和经验》,以上这些学者对于国外文化发展经验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最后,推进文化创新,丰富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内核。文化创新主要包括:内容的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文化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事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软实力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四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研究存在的不足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了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但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较大的探讨空间。第一,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文化涵义仍然不明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霍桂桓指出,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没有在文化软实力实际载体的基础上弄清文化软实力的学术定位和理论说明,这就导致了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这一根本性问题还没有清晰5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明确的答案。王学俭、郭紹均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之涵义:观点综述与反思辨析》一文中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了文化软实力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与硬实力及软实力的必要区分还不够、对文化之涵义的界定仍较宽泛、在文化力的认识上还存在欠缺、学术界在界定国家文化软实力时极少涉及物质实体的内容。贾海涛则认为从事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三个集群,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学者群体;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和战略学(主要是国家战略或国家发展战略)的学者群体;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群体。三个学术派别缺乏相应的互动,和学术成果的吸收与借鉴,从而导致研究缺乏正确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框架。第二,有关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缺乏理论定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用于实践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学术界对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中国语境下,文化软实力的中国特色道路的研究尚缺乏,未引起足够重视。第三,对于如何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推进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仍缺乏研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需要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只有人民大众认可本国文化和价值观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以何种方式提高人民在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认可与自觉践行程度,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研究所面临的重大的现实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先进文化的传播都是通过标语、口号等灌输性的显性的方式进行。如何以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方式进行传播,如消费文化,蕴含在消费中的文化,通过消费为载体的方式进行传播,改变传统的传播理念和模式,从而提高我国先进文化对国内外民众的影响力,这也是值得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6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是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与不断创新。这些理论成果是在针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总结别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文化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措施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1以人为本的文化观马克思在人类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即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形成并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根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着眼于整个社会关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产生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①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形成了“人化的自然”,马克思正是从人与自然的劳动改造关系说明了文化的产生。人的生存发展不但依赖于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依赖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发展。文化渗透在人类劳动所创造的社会的一切方面,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而劳动的主体则是人。马克思还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文化的主体是人,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也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综上所述,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它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又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个人的本质。人的需求的全面性决定了人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7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本质的全面性。由此看出,“人化的自然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社会属性”这些定义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本主义精神,凸显了马克思对于人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文化源于人民,由人民创造,人民群众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源泉,是文化永恒的根基、血脉和源泉。文化发展是为人民服务的,它属于人民,人民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因此人民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归宿与目的。我国文化的发展,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发展的成果最终要由人民共享,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着眼点都在人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毫无疑问就要贯彻全心全意发展人民的文化的宗旨。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他对文化的建设发展也坚持着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创造文化,也要让文化满足人民的需求,回到人民群众中去。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上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广大人民大服务的。”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无一不体现了人民作为文化的主体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来源于人民,也必将服务于人民。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创新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他曾强调:“应克服文化工作不大众化的现象。要经常鼓励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忱,使文化运动普及到连队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大众化。”①他还把精神文明的建设落实到人的建设上,落实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上。他多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并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提法是对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具体化,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发展现代文化的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②人的全面发展。”这进一步完善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我国领导人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的就是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28.②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9.8 硕士学位论文求,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人们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也始终坚持贯彻着“以人为本”的文化科学发展观,在第九次全国文代会和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上他强调:“一切进步的文艺创作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①则……”人民大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文化建设与发展必须面向人民群众,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文化理应为人民大众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在文化的建设发展中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着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丰富了中国特色文化理论的内涵。2.2文化的经济属性观文化虽然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但是文化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本身带有经济属性。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精神生产力”的思想,他把艺术、科学等文化因素都包括在精神生产力中,并且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②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他认为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是整个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广义的生产系统应该包括物质生产、③人自身的生产和精神生产,并提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一方面,文化生产力是包括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发展的必然成果,具有独特性以及突出的意识形态特性。同时,在文化生产中思想、意志、情感、愿望等强烈的主观因素贯彻于整个生产过程,并以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充当生产主体。另一方面,物质性和实践活动特征体现于文化生产力之中,换言之,文化产品的诞生也是一个实践主体劳动的结果,是将一定材料改造的结果。马克思还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科学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3.9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技术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这对于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①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当时,马克思就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指出:“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②出更大步伐……”这些充分说明文化的经济功能日趋显现。2.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由经济基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精神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形式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③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他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经济社会中优势地位的阶级,必然也在精神社会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思想也是整个社会思想的主导。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④想。”无产阶级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改造他们的世界观,资产阶级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改造他们统治的世界。不同的社会时期有着不同的意识流,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总是受到其相应社会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而消极的落后的文化意识会削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则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积极的先进的文化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的繁荣发展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和促进作用。文化是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反过来又会对社会的经济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无产阶级思想的任何削弱和淡化,那么此消彼长,都将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10 硕士学位论文会导致资产阶级思想的泛滥和渗入,使我们的文化遭到同化,使我们的社会思想领域被侵占,其后果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遭到颠覆,最终我们的国家将被瓦解。毛泽东同志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①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他强调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于文化事业的绝对领导地位,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思想领域,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会去占领,并灌输自己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我们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文化除了是为人民服务以外,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执政领导的必要手段。我们必须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领域,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要求“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②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他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维理解分析事物。全球一体化带来了思想的交融,世界多级化带来了文化的交锋,意识形态的碰撞愈演愈烈,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涌入中国,影响着中国人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家文化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无疑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紧迫课题,在这个时候强调马克思列宁思想和加强人民的思想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各个国家把文化的发展放到了战略的高度。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势文化通过文化产品输出其政治观念、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因此推动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人民文化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才可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胡锦涛同志也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保持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路,才能有效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5.11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地抵御才能抵御资本主义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和敌对思想的渗透,挫败他们的颠覆意图,提高自身抵御不良思想入侵的能力,避免走苏联的老路。2.4文化发展创新观马克思指出人类改造自身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和精神产品的基础和源泉。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主体,物质生产创造了精神财富,物质生产活动又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精神需求推动着他们去从事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正是在大量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文化才得以发展和进步,而这种发展与进步是建立在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创造上的。他还指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①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意识形态的变更及其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依赖于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变更。因此,先进的劳动方式促进先进文化的产生,我们必须在适应新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不断创新创造新的文化,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同时,也在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对文化理论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创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导向。1、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②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他的这个论断明确地阐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那么政治与经济都将无从谈起。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文化不应该是狭隘的封闭的民族主义文化,文化的发展必须要面向世界,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4.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12 硕士学位论文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只有在反对教条主义和全盘西化的观念下,结合中国的国情,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联系到一起,并不断适应全世界文化的发展,才能促进我国文化的长足发展与进步。科学的文化,就是要求我们反对一切封建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众的文化,是指我们文化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大众的,是要服务于人民与革命的。我们文化的建设必须考虑到中国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确立,为我国以后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还提倡文化领域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发展指导方针,要求我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继承和创新,对于外来文化敢于学习与吸收。这些指导方针全面贯彻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论,突出的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它使我们的社会文化形成了一种自由、开放、包容的特征,使人们的文化思想得到了极大地解放,也成为了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贯彻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极具创新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邓小平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其与经济建设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他强调精神文明是从物质文明来的。从而确立了物质文化建设的优先地位,凸显了对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他还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并且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精神文明建设,从而进一步推进落实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邓小平还提出了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既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必须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且他非常重视教育工作,提出:“教育要面13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些论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推进了我国的文化发展,促进了经济和政治建设。3、先进文化建设江泽民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较为完整的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并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他全面地继承了邓小平关于精神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①的发展繁荣。”这个论断深刻地阐明了文化建设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将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先进文化就是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关系,并从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度揭示了先进文化建设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先进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江泽民还继承了邓小平提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策略,并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进一步规范了我国人民的行为,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4、和谐文化和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理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体坚定贯彻着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文化建设中提出了更多的创新理念。他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和建设和谐文化,并通过了《中共中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558.14 硕士学位论文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又丰富了我国文化发展建设的内涵,提出把“建设和谐文化”列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强调“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本质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又把我国的文化建设推到了战略高度,这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思想,十八大进一步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国家战略推向了新的高度。强化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重要性的自我意识,理清了以经济强国推动成为文化强国、经济与文化发展并进的思路,凸显了文化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同时还提出了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创造,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在全球化的向度中建设我国文化,实现文化的“走出去”战略。15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江泽民同志曾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①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十八大也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②动发展的作用。”3.1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概述3.1.1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1、“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构成除了有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还需要文化、政治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对外政策等“软实力”。约瑟夫·奈教授在《软实力》一文中指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仿效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这一实力往往来自文化和意③识形态吸引力、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他认为“软实力”是通过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价值观念、规范制度,使他人心悦诚服的按照自己的期望进行活动的能力。思想文化的渗透力与感召力比起武力更具有说服力,即可谓达到使对方心服口服的效果。“硬实力”是一种物质力量,而“软实力”则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则是精神力量最直接、最核心的体现。王沪宁明确指出:“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政策的背景,而且是一种权力,或者一种实力,可以影响它国的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8.②中国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③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2.16 硕士学位论文①行为。”中国专家学者根据对“软实力”、“文化力”内涵的研究以及对文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创造性提出的“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文化既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又包括制度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软实力与软实力很大程度上是等同的。综上所述,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对外而言,包括本国文化对于国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认同力和说服力,对外政策的说服力与亲和力,对国际规范、制度的导向力和控制力,国际形象在国际社会中的认可度;对内而言,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民族精神的发扬,对价值观念的肯定与认同。文化软实力概括起来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带有该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对外政策等文化要素所体现出对内的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对外的渗透力、吸引力和竞争力。2、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构建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整体布局中的现实选择,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实际,对西方相关理论的扬弃,是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文化相融合,在国际向度中发展中华文化、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②力量,它们是反对旧经济旧文化的。”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复杂国际社会背景下,虽然和平是主流,但是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文化力依旧是一种无形的“革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力量除了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狭义上的文化,还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念等精神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制度规范等广义的文化。相对于美国所提出的“软实力”更多的是倾向于处理国际关系的对外政策,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情况,我国的软实力建设除了要着眼于国际关系,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国内发展,即对内对外并重的发展我国“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方向亦是如此。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满足自己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物品及其所表现①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3(3):95.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5.17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具体要求就是要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精神道德文化,它所包括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主干,“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是文化软实力的精髓,“文化创新”则是保持文化软实力不断取得发展,影响世界的强劲动力。三是制度文化,是指为规范人们交往和社会活动的一些规范制度。四是生态文化,它与生态文明相适应,是指人们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自然规律、生态平衡形成科学认识的过程与成果。综观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内构中的各个部分内容都凝结着“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的理念。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最终具体体现在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否持续迸发、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否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是否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否得到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否不断增强。3.1.2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1、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具有历史传承性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往往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这个民族所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这个民族基本价值判断和民族性格、信念形成的重要来源。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与灵魂。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孕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理、情感、精神气质与价值观念。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在当代的提出,必须建立在尊重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传统之上,无论是文化的创新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肥沃富饶的土壤。优秀的中华文化内容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构建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与认同感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中华文化的不断地前进发展则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动力支撑。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优秀文化的指引与教化,不然其发展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失去生命力。失去了民族文化根基的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就如空中楼阁,也必将成为一句美丽的口号。2、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具有鲜明时代性18 硕士学位论文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猛发展,政治、军事也随之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具话语权的国家之一。这尤其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感觉受到了极大地威胁与挑战。他们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利用其在经济、技术、市场上的巨大优势,使用各种卑劣的手段对弱国大搞“思想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的渗透”,试图以此颠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大国,一直不断加强对我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攻势,宣扬中国威胁论,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挑拨恶化周边关系,极力遏制中国发展。尼克松总统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宣称:“最①终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不是武器。”美国外交史学家弗兰克·A·宁柯维奇直言,文化手段尤其成为美国穿越障碍,保护国家安全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的渗透工具。在他看来,军事力量在当今社会都不足以保护国家安全,文化力量已然成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的博大精深而灿烂辉煌历史文化的“文化大国”,但是离“文化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较严重的文化逆差,文化产业出口依旧是出口产业中的薄弱一环,文化出口的现状令人堪忧。据统计,2012年我国核心文化产业的输出引进比仍高达3:1,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就电影行业而言,2010年,电影出口收入就开始低于电影进口的支出,2011年,贸易逆差更是扩大到40多亿人民币。②中外文化交往的贸易逆差的背后,是思想文化价值的逆差。在目前的世界文化贸易市场上,中国所占份额还不到4%。这与大国身份极不相称。文化产品已然成为强势国家输出其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载体。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危机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产业贸易得不到均衡发展,中国就难以利用文化产品这一重要的载体向世界输出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文化,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也就难以实现。因此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性。3、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具有开放包容性对外文化传播交流。目前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成为了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发展与各国间友好关系的全球品牌和平台。①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北京:长征出版社,1988:337.②吴晓东.中国电影海外生存堪忧[N].中国青年报,2012-06-12(09).19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近些年来,外国来华留学生年均增幅超过30%,留学生的国别也几乎涵盖了世界所有国家。中外文化交流年的举办也为我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中国已与145个国家达成政府文化协定,签订年度文化交流计划近800个,①每年经文化部批准的中外文化交流项目达2000起左右,涵盖60个至70个国家,3万人次。《千手观音》、中华武术、杂技艺术等大批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艺表演在国外演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赞誉。宋祖英等歌唱艺术家也频在维也纳大厅等海外艺术中心举办演出。《甄嬛传》等在国内反响颇好的电视剧也走向了日韩以及美国的荧屏。这都为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展示中国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作用。“和谐世界”文化理念的认可。“和”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续至今,植根于包括文化以外的各个领域,是我国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亚非峰会的讲话中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9月,他在联合国总部发表的演讲中又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中国传统文化讲“以和为贵”,我国也在不断致力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延伸到国际,就是建设“和谐世界”。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中国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汇集于中国,相互交流融合,同时也撞击出了不一样的火花。两次盛会的举办,真正体现了中国对于“和谐世界”“和谐文化”理念的良好贯彻。“和谐世界”的文化理念也在世界上得到了强烈的认同。3.2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渊源3.2.1传统文化下孕育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思想虽然在我国古代思想理念中没有直接的概念论述,但追溯其渊源,“文化软实力”的观念早在诸侯争霸、统一天下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得到了充分的印证。①徐硙.文化部:已同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DB/OL].http://www.gov.cn/jrzg/2012-05/14/content_2136885.htm,2012-5-12.20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软实力”最早是体现在军事思想中。军事鼻祖孙子提出过“不战而屈①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著名论断,认为不通过战争而使得敌人屈服,才是高②明的策略;老子推崇“重积德则无不克”,提倡德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子、老子在当时就已经看到了比武力更加重要的“软实力”的重要性,不需武力就可以称霸天下,才是上上策。老子在《道德经》还明确指出,“天下之至柔,驰骋③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认为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驰骋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东西。老子的这种说法都阐述了“以柔克刚”的思想。庄子则对老子“至柔”思想的进行了继承,并通过“崇道”、“似有若无”、“以静制动”、“虚而不华不动声色”、“兵者,不得已而为之”等多个方面论证了庄子哲学中所蕴含着“软实力”的思想。我国先民的《尉缭子》中提出了“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④文所以视利害,辨安危;武所以犯强敌,力攻守也”的“文化软实力”理论。把“文”看作是根基与核心。由此看来,自先秦始,古老的中国就已经意识到提升“软实力”在治国当中的重要作用。文化一词如拆开来,可以解释为用“文”去“感化”他人,因此与用军事力量来征服他人不同,文化是具有感染、影响人们的精神力量。古代中国的思想家的著作里就开始把文化当作一种无形的“软实力”。《周易·贲卦·彖传》中如是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认为通过文化的力量可以“化成天下”。《说苑》则提出:“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⑤不改,然后加诛。”作者认为“文德”和“武力”是治天下的两种手段,而显然“文化”是放在首位的。虽然当时处在一个诸侯争霸的年代,但是不同派别的思想家们都在不断地探寻治国理政的方略。除了武力征服,许多思想家们就提出用“文明”“文化”来征服民众,相对于武力,“文化”才能使民众“心悦诚服”,“以理服人”也是这个道理。由此,各个国家就需要建立自己的“文化”“文明”优势。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是“文化软实力”的最直接的推崇者。孟子曰:①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②老子.道德经(第59章)③老子.道德经(第43章)④尉缭子.尉缭子⑤刘向.说苑(卷十五)21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①“仁人无敌于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②助之至,天下顺之。”他认为,统治者以仁政管理人民、以道德规范人民,就可以“无敌天下”,使民众归顺与信服,这是其他政治、军事力量所不能企及的无形且无敌的力量。制度、精神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进人民的凝聚力,实现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乐教化是得民心、得和谐天下之道。“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③谓也。”礼乐是“仁政”的外在表现、制度规范。礼乐教化作为“文化软实力”让人心无怨,让人际关系顺畅,强化了国家的团聚力,实现了国家和谐稳定,达到天下大治的状态。孟子曰:“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④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通过文化教化,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民接受管理者所倡导的“文明”,相对于让民众畏惧的“善政”,文明教化更容易赢得民心,达到得民心者的天下、民心所向的效果。3.2.2传统文化下构建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是蕴含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格也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是其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是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相生”的,在强调天地万物以人为本为主要中心的同时又尊重生存环境的人本主义精神。古语有云:人乃万物之灵。荀子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本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⑤义,故最为天下之最。”这两者之间的所蕴含的思想是一致的,都强调“人为贵”。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原则也都是建立在“人本”精神基础之上的。但是,“以人为中心”并不代表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⑥。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总①孟子.孟子·尽心下(第2章)②孟子.孟子·公孙丑下(第1章)③公孙尼子.礼记·乐记④孟子.孟子·尽心上(第14章)⑤荀子.荀子·王制⑥荀子.荀子天论22 硕士学位论文之,中国文化从开始就体现出了“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至知天命而用之”并“循理而举事”,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2、倡中庸、贵和谐的“中和”思想中国自古以来讲求“和谐”的价值观,形成了兼爱互利、团结互助的优良传①统。墨家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孔子还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当代,“和”对于国内来说表现在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抗战时期,共产党人为抵御外来侵略,始终紧密团结在一起,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团结就是力量”的信念指引下,共产党人会最终实现其最高理想目标—共产主义。近年党中央更是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待国际社会的态度则表现在与人为善、和平相处之上,孔子曾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汉代的昭君出塞、唐代的公主使藩,这些都体现了当时的统治者讲求和平的思想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更是在国际社会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些观点都继承了“和为贵”的思想主张。事实也证明了,一个国家只有和平、和睦,人民团结统一,才能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发展。古语云“家和万事兴”,说的便是这个道理。3、爱国主义精神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外表现在同仇敌忾,舍生取义,共同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对内表现在关切全体人民利益,关注国家民族发展,并对促进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坚贞、无私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一直深刻地烙铸于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概中,熔铸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从《礼记》中提出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这些古代的思想文化中,无不体现者中国仁人志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国家的发展利益放在第一位,甘①墨翟.墨子23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在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就不断遭受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国家的主权、领土遭到了严重的威胁。但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不畏强国、英勇壮烈、誓死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人所敬仰。八年坚持不懈的抗日战争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最好的诠释。在当代,国人依旧继承了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优秀传统,并赋予了其和平时期新的意义。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4、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已深刻地融入到中国人民的血液中。有语云:“劳动最光荣”。墨家就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自食其力。《周易》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愚公移山》中愚公的精神,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坚忍不拔,不向恶劣环境屈服的精神。孟子认为有所作为,实现目标,获得成功就要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磨练。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将战后一穷二白的中国建设成为现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国。“红旗渠精神”、“南泥湾”精神,无一不体现出我国人民的勤劳勇敢与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风貌。“两弹一星”的工作者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的尖端技术,除了工作者们心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要“以‘艰苦奋斗’为荣”,我们需知没有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与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的产生。此外,以礼待人的仁爱精神、勤俭节约、崇尚科学与学习等优良品质都是我们应该加以继承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3.2.3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动力源泉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24 硕士学位论文①族之林。”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但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支柱作用,就是我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在当今,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对国内而言,毋庸置疑得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统一、铸就了共同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失去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忽视了民族精神,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必然失去了思想文化的根基,失去了源泉。1、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化更是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更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与演变而建立、发展起来的。从处于主体位置的汉民族文化到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齐家文化、红山文化,从齐鲁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赵燕文化,到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这些无不体现出中华文化既是多元化的文化却又是相互融合的文化。历史上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上的统一性促使中华民族拥有共同的思想意识,相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这使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成为了必然。而文化上的多样性又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2、中华文化铸就共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取得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并且其中蕴含着崇高的传统美德、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主张的“仁、义、礼、智、信”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兴衰起落,在跌宕中不断前进着,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华夏儿女逐渐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于学习、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当国家遭受外来入侵时,中华民族又表现出了不屈不挠、杀身成仁、誓死保卫国家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这些都是连接各个民族中华儿女的心理纽带,为实现民族大团结架起了一座心理桥梁。3、中华文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0.25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江泽民主席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①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始终发挥其极强的博取众长、兼容并包的特点,发挥其“桥梁”的作用,凝聚人心、连接人心。中华优秀文化的包容多样性和精神导向性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对个体的吸引力,个体对整体的向心力,个体之间的亲和力,正是由于它所体现出的共同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才使得中华儿女始终团结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更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3.3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是精神层面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所体现出的国家精神面貌、意志品格和国家凝聚力规定了其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导向功能,旗帜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构成了文化软实力最核心、最重要的要素。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人民思想、建设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柱和建立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凝聚民族力量。3.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文化软实力的本质体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②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①刘云山.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文化建设思想的体会[N].人民日报,2006-09-07(02).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26 硕士学位论文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髓和根本,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旗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建立强大的思想阵地、树立精神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江泽民同志一直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如果没有以正确的理论为基础的强大的精神支柱,那么,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将是不可想象的,就会成①为一盘散沙,就谈不上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意志品格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吸引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就在于增强民族性格以及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而维系这一切的主要是来自于人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与自觉。在当今国际化的复杂国际背景下,一方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融合碰撞实际就是核心价值观念的碰撞;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发展的转型期,国外思潮的涌入,使得人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呈现多样选择性,理想信念的缺失也带来了不小的矛盾与问题,譬如价值观念出现偏差,道德滑坡,严重威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这就需要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引导整合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观念,加强文化的凝聚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磁场”。因此,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的统帅地位,就需要积极探索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巩固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引导力和吸引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传达给外部世界,增强别国对我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了解与理解。每个民族与国家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念。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源泉。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0.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27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它不仅适用于中国国情,同时也可以为他国的发展提供借鉴。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关系的智慧结晶,它能够凝聚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发创造活力、鼓舞精神斗志。因此,要以包容性来大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球性价值,要有力的向世界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和谐”理念。要坚持向世界传达中国人民意愿与世界人民建设“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在国际社会中的“吸引力”、“影响力”,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形象,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3.3.2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新形势下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的时代背景,注重研究人的思想精神建设和心理需求,从思想教育、实践养成①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路径。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思想理论源泉。因此马克思主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其构建提供了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在当今这个开放、复杂的国际社会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融合碰撞,只有在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提供正确的引导,弘扬我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化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需加强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成为全党全社会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前提是理论自身要能够在理论上说服人、在内容上启迪人、在形式上吸引人。国家的文化归根结底就①阚和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提高文化软实力[J].广西社会科学,2011(7):1-5.28 硕士学位论文是人民的文化,人民赞同的文化、人民普及的文化。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必须要贴近群众的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紧密结合民生诉求和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勿空谈理论,把抽象的理论用通俗易懂大众化语言讲清楚,把深邃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灵。其次,强化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存在于思想领域,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必须由思想理论做指导,而思想理论的落实也需要实践活动才能检验其成效,才能体现其价值性。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木之本,无源之水。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实践养成的条件和机制,引导人们在实践参与过程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认同。强化实践的推动作用,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工作行为中,增强其感召力和凝聚力,调动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成为人们自觉的实践行为。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才能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支柱,才能使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精髓丧失了,文化软实力便成为空壳,实践活动丧失了,核心价值也将失去意义。再次,加强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将思想建设融入到日常文化生活及学习教育中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在多样化的社会基础上,人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人们的发展,但是如果是错误的价值观念,任其生长、传播,就将会阻碍个人及社会的发展进步。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生活化的理论取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想目标的表述更加注重了对现实的兼容性。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就要注重现实的兼容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中去。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就要突出宣传教育的大众化。大众文化作为衡量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29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的舆论作用,创建多样的精品文化,提倡主旋律,融入对大众生活的关注,贴近民生,宣传普通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案例,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第四,完善制度建设,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除了需要加强宣传教育,还需要用制度加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制度体系既是人们行为的外在规范与准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有力保障。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相关制度建设中,在制度规章层面中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引导或迫使人们放弃违背道德的行为,选择遵从社会荣辱观的行为,形成一种崇尚道德,扬善贬耻的社会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求道德主体自觉地践行各项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各种方式使践行道德者得到肯定和相应荣誉。只有建立这样的机制环境加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顺利进行。3.4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动力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①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当今中国,无论是繁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还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都需要我们大力推进文化创新。3.4.1思想文化新觉醒第一,实现文化自觉,创新文化内容。文化的内容是文化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失去了内容,文化就只是一个名词、一个空壳。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实现文化内容创新,丰富我国文化软实力内容的核心和指导思想。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使文化创新保证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R].2007.30 硕士学位论文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偏离轨道。中国共产党人在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结合我国当代实际,发展了核心价值观、先进文化建设等具有创造性意义的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我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石。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要时刻坚持与时俱进,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理论,进而推动文化的创新实践。其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的文化,就要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包含着对文化的自我觉醒、反思和创新性的构建。推进文化新觉醒是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社会在发展,文化必然也会向前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相背离的,相排斥的,而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自觉既不是对传统文化简单的继承,也不是对传统文化全部的批判和抛弃。文化自觉要求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的传承,剔除其腐朽和糟粕,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成分。只有坚持根本,才不会丧失方向;只有摆脱守旧,才不会失去活力。先进的文化应该是把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下来并赋予其具有新时代符号的内容和新的时代气息,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的变革与创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瞄准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动态,关注最新的思想观念、知识成果,要以恢宏的气度、宽阔的胸怀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并结合当代实际对文化加以融和、创新。第二,促进思想新觉醒,创新文化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文化创新,首先要创新文化观念。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文化创新对于推进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将文化创新落实到实践中,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增添活力和创造力。首先,坚持与时俱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创新要建立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观念基础之上,摒除落后的思想意识、本本主义,大胆开拓创新。文化来源于人民,最终服务于人民,要将创新意识融入到群众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创造建设中来。其次,切忌闭门造车。文化创新观念上必须明确的是我们的创新不是凭空创造,不是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正是由于不同文化的多样性,才形成了文化领域的多姿多彩,文化才有了生命力和活力。也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得落后的文化遭到淘汰,存活下来的则是有生命力的进步的文化,不同文化中的冲突与融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因此文化的创新,文化软实力的构建要求我们要海纳百川,博取所长。31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3.4.2创建文化发展新模式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56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在文化领域有着大量的优秀人才和古往今来的优秀作品。这为我国发展文化,实现文化发展和走出去提供了人才和文化资源。我国的文化走出去模式仍旧处在初级的探索阶段,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成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中的影响力的重要战略。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归根到底就是要把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走出去新模式。首先,通过推动政府及民间团体的对外文化交流,实现文化活动走出去。从张骞出使西域,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到郑和下西洋,不仅将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国外,也将国外的带回了中华大地。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就已经意识到了文化交流对于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较为落后,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实现文化的国际化,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则是对外文化的交流。通过文化的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个性魅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发展的起点,取得文化经济效益则是循序渐进的事情。其次,推动文化企业的对外贸易,实现文化产品走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的:“要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和机制。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①体。”第一,“借船出海”,实现文化产品走出去。依托国际销售渠道将我国文化产品如图书、影视剧等输出到国际市场。第二,开展国际合作,实现文化走出去。如在影视行业,我国电影就实现了与国外大的影视公司实现合作,这样既提升了我国文化产品的质量,同时也为其走出去消除了许多障碍。第三,“买船出海”,实现文化资本走出去。例如俏佳人传媒,并购了美国国际卫视,在洛杉矶成立了ICN国际中国联播网总部,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美国公共收视平台的中国文化传媒企业。天创公司收购了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布兰森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01-13(01).32 硕士学位论文市的“白宫剧院”。这都是实现文化资本走出去的最好范例,为我国宣传中华文明,提升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供了优良的“根据地”。第四,搭建平台,增强文化传播力。文化软实力必须借助于特定的文化产品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播,单纯的文化理念并不能够直接地转变成文化软实力。我们知道好莱坞电影、奥斯卡奖、百老汇歌舞剧,我们知道NBA、汉堡与可口可乐。这些都是美国的文化符号,通过文化消费我们了解了美国的娱乐文化、体育文化和饮食文化。同美国一样,要实现文化的传播,我们需要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通过这些产品输入到国外文化市场,在宣传我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渗透到国外的文化生活中去。如果这些产品无法适应海外文化市场需求,那么提升文化软实力也只是一句口号。其次,抓住多种渠道增进文化传播。美国驻华使馆的官方微博,他们不仅仅发布新闻信息,也时常介绍美国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读者在关注新闻的同时,了解美国。3.4.3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国家的文化管理政策是某一阶段内的国家宏观文化发展的导向,涉及到国家的文化理想的实现、文化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文化秩序的结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一方面要体现国家关于文化的根本利益和价值取向并且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秩序的规范,另一方面还要能被普通民众所接受与认可。第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发挥政府的组织促进作用。政府首先需要从观念上重视文化的发展,制定相关扶持文化发展的法规政策,完善文化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文化部门要履行好监督与管理的职责。落实和监督国家关于文化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是在正确的法规范围之内;对公共的文化机构进行有效地管理,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从而维护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其次,政府在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中除了要实现政企分开,使文化管理部门能够从宏观上履行其监督和管理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使企业能够依据市场规律优胜劣汰,提高市场竞争力。再就是要实现权利的下放,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职能加强对文化的支持力度,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文化发展政策,同时使公共文化机构在政府的监督下拥有更多的自主管理权。33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第二,发展文化服务体系,促使人人都享有文化权利。十八大提出:“加强①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然而我国各地区文化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各民族各地区也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如何打破这种不平衡以及实现文化的求同存异也是我们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这对这些问题,政府以及文化部门需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公共文化免费服务工程建设等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地区的资金与基础设施的支持,积极扶持这些地区的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机构如剧院、电影院、博物馆等可以开展一些免费入场日的活动,培养人们对于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的传播能力,使人人都可以享受到均等的文化服务。第三,加大政府扶植力度,支持保护本土文化。在当今文化碰撞、文化融合的复杂国际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人们的文化价值观,渗透到人们日常文化生活。国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认同危机。因此,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必须重视保护本土文化,制定相关保护政策,避免我国本土文化遭受侵蚀,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例如,在电视电影行业,法国、韩国等国家实施“配额制”,限制国外电影的进口数量,规定本国电视电影放映时间的最低比例,限制国外电视电影的放映数量。政府加大投入扶持,生产更多高质量的电视电影。第四,推进文化管理法制化,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平正义。发展市场经济,政府调控文化市场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法律。通过法律,政府确保文化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通过法律,确保文化企业在法律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我国文化领域的法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两部,美国在打击盗版,保护文化产业公平竞争、净化网络环境,禁止不良文化传播,维护文化公共利益等方面的法律可谓非常健全,涉及文化环境、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完善我国文化领域的法律,实现文化管理法制化就迫在眉睫。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31.34 硕士学位论文3.4.4培养文化人才队伍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①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文化人才是促进文化发展,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首要推动力。文化人才作为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肩负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的重要职责。加快培养造就文化人才队伍,必须要将各层次人才合理配置于社会各领域。高层次的文化管理型复合人才和专业性的文化人才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中流砥柱。这种高层次、高素质、富有创新开拓精神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领军人才,是将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力量。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面最广、人数众多的文化人才,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的,政府需要加大支持投入,进一步激发基层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不断扩大基层人才的规模,打造一批适应时代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人才。这必将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加快培养造就文化人才队伍,必须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文化创新的最根本条件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的发展和才华的施展营造一个诚实、自由宽松的氛围,倾听各种声音,吸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并且给文化人才一个较好的物质回报。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则需要体制机制的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用环境吸引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做好文化人才施展才干、发展文化事业的坚强后盾。当人才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必将在这一领域吸引和凝聚大批人才,优秀人才的涌现也必将为促进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不竭动力。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0.35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第四章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当代正能量4.1治国理政的理念创新从我国古代的“仁政”“民本”思想到“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从“德治”、“法治”思想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从“和为贵”到“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从“科学发展观”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治国理政的理念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的指引下,在汲取古代优秀治国思想的同时不断继承、发展与创新。从古至今,我国的治国理念多是外在的、显性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隐藏的、具有对人的思想意识具有潜移默化影响的文化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清醒地认识到在世界文化思想、价值观念融合交融、激烈碰撞,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复杂国际背景下,为了应对当前所面临的文化危机,提出了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新理念。这是相对于硬实力的治国理念的又一创新——文化立国。“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治国思想与治国方略,为我国的治国理念的创新再次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2强国兴民的举措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①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当代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竞争,还包括文化的竞争,文化已成为了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文化产业贸易逆差较大,中国文化还未形成足够大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特色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36 硕士学位论文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的战略举措。强国必先兴民。文化作为人们思想观念的部分,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优秀文化和文化产品的规范与引导、熏陶与教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社会心态呈现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同时,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市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强国富民的重要举措。4.3和谐社会的境界提升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应有之义。文化软实力的强大,自然对于优化和谐社会的内容,提升和谐社会的境界具有积极推动力。和谐社会具体包括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内部的和谐、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以及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和谐。首先,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人们的生活需求除了物质性需要以外,还需要跟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两者全部得到满足,人的个体才能得到全面地协调的发展。其次,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够调节社会矛盾,整合民族力量,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我国和谐社会的运行与发展的润滑剂和调和剂。最后,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能够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对外影响力和亲和力。文化软实力之所以“软”是在于它不是用武力解决国际间问题,而是以理服人,以文化感染人,这种影响力与亲和力的形成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当今世界,文化冲突和矛盾也依旧是影响国际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发展“文化软实力”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能够缓解、消除冲突与矛盾,为“和谐世界”的建立添砖加瓦。4.4生态环境的文明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37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①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强大推动力,生态文明的程度,直接体现着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准。中华民族文化中孕育着博大精深,富有远见性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意识。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天人合一”等朴素生态文化思想都凝结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哲学智慧中。民族实现复兴的灵魂是文化的复兴,生态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科学发展观理论,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公民的自觉行为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普及,公民环保意识、节俭意识的提升,合理消费社会风尚的形成,都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内在要求。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继承和发扬生态文化、创新生态文化,在全球向度中发展生态文化,有利于使生态文明植根于公民的思想意识中,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推向新时代。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38 硕士学位论文结语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为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日趋完善。我们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其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其指导当代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实践。本文则就是在中国国情的语境下,在软实力的大视野中,利用文化软实力探索平台,以中国特色为突破口,以中国元素为实证,形成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构建。并且其构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始终贯穿着马克思文化观和哲学思想,是马克思文化理论最新中国化的表现之一。这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理论先导,体现时代精神,也为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上升到理论自信提供有益的教育途径。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及政治多极化使得文化软实力研究在综合国力角逐中呈现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有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研究态度,才能在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建设探索途中把握规律,收获真理,不断前进。39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参考文献著作类:[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5]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7]沈壮海.软文化·真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M].东方出版社,2005.[19]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郑志国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20]约瑟夫·奈.硬权利与软权力(门洪华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0 硕士学位论文[21]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等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2]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北京:长征出版社,1988.[23]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4]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5]孙子.孙子兵法·谋攻篇[26]老子.道德经(第59章)[27]老子.道德经(第43章)[28]尉缭子.尉缭子[29]周易·贲卦·彖传[30]刘向.说苑(卷十五)[31]孟子.孟子·尽心下(第2章)[32]孟子.孟子·公孙丑下(第1章)[33]公孙尼子.礼记·乐记[34]孟子.孟子·尽心上(第14章)[35]荀子.荀子·王制[36]荀子.荀子天论[37]墨子.墨子期刊论文类:[38]沈其新,田旭明.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华当代民族精神[J],理论探讨,2010,(2).[39]沈其新,田旭明.民族性与感召力: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的鲜明特色[J],学习论坛,2010,(8).[40]范跃进.对我国软实力研究现状评述及未来主要研究方向的思考[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1]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42]童世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内涵、背景和任务[J],毛泽东邓小平研究,2008,(4).[43]孙波.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8,(2).[44]魏恩政,张锦.文化软实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理论学刊,2009,(3).[45]贾海涛.文化软实力:概念考辨与理论探源[J],红旗文稿,2008,(3).41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46]韩宝华,秦裕华.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解读[J],实事求是,2008,(2).[47]洪晓楠.文化软实力:语义分析与要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8]孙亮.“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与构成要素[J],理论月刊,2009,(5).[49]陈飞,柳卫东.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09,(1).[50]王广军.论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J],理论界,2009(1).[51]叶小青.和平发展视阈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J],长白学刊,2009(3).[52]谢雪屏.文化软实力竞争:关注中国国家文化安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3]李彬.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发展的一个新视域[J].前沿,2008(5).[54]孙锐,陈鑫.从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看文化建设[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7[55]刘洪顺.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刊,2008(1).[56]武铁传.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探析[J].理论前沿,2009(7).[57]孟淑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之管见[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8]孙西辉.论加快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意义[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59]邓显超.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J].长白学刊,2009(2).[60]何星亮.保护与创新、引进与输出相结合,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1]张华.历史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0).[62]邹广文.马克思文化思想及其中国文化观[J].河北学刊,2007(4).[63]颜晓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述要[J].大连大学学报,2005(10).[64]唐日梅,杨哲党.四代领导集体关于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与创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5]凌厚锋.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化观的历史发展[J].东南学术,2002(5).[66]朱汉民.中国古代“文化”概念的“软实力”内涵[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7]刘晓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J].高校理论战42 硕士学位论文线,2008(5).[68]赵可飞,张秀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软实力的增强[J].求实,2008(S1).[69]阚和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提高文化软实力[J].广西社会科学,2011(7).[70]洪晓楠,林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J].文化学刊,2010(4).[71]黄红发,刘卫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核心[J].湖北社会科学,2011(4).[72]葛亚坤.从软实力视角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宜宾学院学报,2009(1).[73]王建新,陈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则与路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报纸文章类:[74]贾英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N].光明日报,2010-10-26.[75]吴晓东.中国电影海外生存堪忧[N].中国青年报,2012-06-12(09).[76]刘云山.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文化建设思想的体会[N].人民日报,2006-09-07(02).[77]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1-11(01).[78]徐硙.文化部:已同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DB/OL].http://www.gov.cn/jrzg/2012-05/14/content_2136885.htm,2012-5-12.报告:[7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R].2007.43 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1]《自主创新:实现中国创造》参加了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并发表于《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年第3卷,第2期。[2]《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谈》学术论文发表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年第7期。[3]《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学术论文发表于《湖南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第2期。44 硕士学位论文致谢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回首过去,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收获了很多的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这个阶段,既紧张又充实。对一直指导和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正是有你们的教诲、支持与鼓励能够让我克服困难,完成此篇硕士论文。首先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陶景霞教授在研究生阶段对我的谆谆教导和悉心关怀。在此对导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本论文正是在陶老师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的。在论文选题、研究以及撰写过程中,陶老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帮助和悉心的指导。学术上,陶老师注重言传身教,处处以身作则,并注重学以致用,严谨的学术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以及深入细致的工作态度,都值得我在工作,学习中借鉴;生活上,关系我的衣食冷暖,给予我最无私的关怀与帮助。除此之外,我还要无比吴长清教授、陈若松教授、李军林教授等在论文撰写期间给予的宝贵意见。感谢同专业的付冉冉、尹永星、罗米娜、罗豪等同学在生活和学习提供的帮助,他们以各自的特长或启发了我的思维或帮助我解决了某些关键问题,我也要特别感谢她们!书到用时方恨少,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文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在此也只能抱憾了。无限感激言不能尽,我也将会带着这份感激继续上下求索,踏实前进!4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