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到深处不言愁——杜甫《登高》赏析-李彩云;任刚.x

愁到深处不言愁——杜甫《登高》赏析-李彩云;任刚.x

ID:34713858

大小:53.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愁到深处不言愁——杜甫《登高》赏析-李彩云;任刚.x_第1页
愁到深处不言愁——杜甫《登高》赏析-李彩云;任刚.x_第2页
愁到深处不言愁——杜甫《登高》赏析-李彩云;任刚.x_第3页
资源描述:

《愁到深处不言愁——杜甫《登高》赏析-李彩云;任刚.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愁到深处不言愁——杜甫《登高》赏析-李彩云;任刚摘要:杜甫《登高》将国破家亡的愁苦及其命运坎坷、蹉跎岁月的悲慨蕴含其中,愁情与秋景水乳交融。登高是千古第一愁诗吗愁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吟咏的永恒主题,愁情与秋景又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古逢秋悲寂寥”,宋玉的《九辩》最是绝唱。《九辩》一诗中,诗人不惜重墨描摹出一副清秋悲景图,诗中的悲秋情绪,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巨大,曾引起无数受压抑的骚人墨客的强烈共鸣。这其中便有杜甫,甚至可以说杜甫将这蕴含于秋景中的悲情挥洒到了极致。中国古代愁苦的诗人有很多,有的因

2、为国破家亡而苦闷万分,也有的因为一己命运的不幸而抑郁不已,杜甫当是前者中愁苦情结最重的那一个。他一方面因为自己多年仕途的坎坷,对现实人生有着比平常人更深的苦闷,另一方面,安史之乱带给人们的苦难,这种苦难在某种意义上讲可谓国破家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面对国破家亡,对于本来已经无法承受的诗人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天宝十四载十月(755),杜甫终于获得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掌管兵器甲仗)的八品官职。困守长安十年的杜甫终于迎来了那么一点点希望的曙光,然而现实和诗人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在他努力

3、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这距离他任职仅有一个月,这场战乱可谓百年不遇,却让杜甫赶上了。次年,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出逃,长安陷落。同年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认为报效国家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将妻儿安顿在鄜州羌村,只身赶往灵武。途中不幸陷贼,被押回长安,他亲身经历了社稷颠覆、叛军烧杀劫掠的苦痛,以至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死逃脱,“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终于见到了肃宗,授官左拾遗。但不久因为疏救房琯险遭不测,后被恩准往鄜州探亲,其实是被肃宗疏远

4、。永泰元年(765),严武病逝,没有了依靠的杜甫只好离开居住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辗转南下,到达夔州。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在这年的重阳佳节,诗人感慨万分,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远眺,内心百感交集。眼中看到的一切景象,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极度的伤痛;然而这萧瑟的秋景,也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这其中交织着他老病孤愁的悲哀。诗人将悲情蕴于衰飒的秋景中,情与景的交融便彼此升华。于是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便应运而生。《登高

5、》首联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来都以风大著称。“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相当凄厉。当地民谣也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人登高望远所见是天高风急、秋天一派肃杀的景象,猿声阵阵悲啼哀啸,十分悲凉。“渚”是水中的小块陆地。鸥鹭在河洲、沙岸附近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仗之中仍然用韵,而且句中自对,无一不工。诗的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首联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

6、一虚设,遣辞用字,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沈德潜对此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飘零,无边无际,可谓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之水,汹涌澎湃,奔腾而来。此联为千古名句,一句仰视,一句俯视,写尽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展现出疏宕之气。“无边”,极言落叶之多,“萧萧下”,极言落叶飘落之快。此联在描写秋景的同时,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怀,表达了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此联境界十分壮阔,带给人的不限于岁暮的感伤,也让我们感

7、受到生命的流逝和人生的有限,这沉郁悲怆的诗句,被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显而易见,这些并非诗人的一时的感慨,而是一种在缓慢的伤痛过程中反复斟酌感受到的,抽象却具体的感悟。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是愁到最深处时不言愁的最佳证明。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认为此联:“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件可悲之事:他乡作客,可悲者一

8、;常作客,可悲者二;在万里之遥的他乡作客,可悲者三;作客之时又逢萧瑟的秋天,可悲者四;诗人年近暮年,却一事无成,可悲者五;亲朋生离死别,可悲者六;无他人陪同,诗人独自去登高台,可悲者七;年近暮年的诗人又身患疾病,可悲者八。孤独的诗人在重阳节登台原本是为了排解佳节思亲思乡的苦痛,但是登高望远所见之景没有能够宽慰诗人那颗苦痛的心灵,相反地这悲凉萧瑟的秋景和声声的猿鸣将诗人的愁推到了极致,正所谓这万古愁尽在不言之中。此联是诗人一生坎坷命运、颠沛流离生活的集中写照,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处着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