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

ID:34710889

大小:52.3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9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_第1页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_第2页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_第3页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_第4页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内部审计并非诞生于20世纪初,它是企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为适应管理需求多样化、复杂化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繁荣和萧条的几番更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也不论企业的规模大小、产业和类型,为何内部审计都受到广泛的重视?内部审计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如何?未来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文章将作出详细解答。  在2001年11月的美国安然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中,唯一获判无罪的高层管理人员就是安然的首席内审员。2002年5月,世界通讯公司再度爆发财务丑闻,其虚构的近100亿美元利润创下了财务舞弊的世界记录。与安然事件类似,世通的财务舞弊也是由三位内审人员在执

2、行内审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他们不计个人安危、忠于职守、排除种种困扰、承受巨大的压力,毅然将世通的舞弊行为昭示于天下。  在上述各案中,尽管内审人员都恪尽职守,但为何仍阻挡不了此类弊案的发生?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是企业对绩效的追逐已超过对高层主管道德价值和企业良心的关注?还是影响企业有效运作的基础框架已年久失修、不堪重负呢?这对处于内审领先地位,向来对企业执行严格监管的美国及其相关监管单位,不啻于巨大的耻辱和一个当头棒喝;而全球企业也都开始重新思考内审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起到的作用,并且审视包含公司层面在内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应如何完善。《萨班斯-奥克

3、斯法案》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此期间,内审和审计委员会,似乎被企业和多数企业利益相关团体视为维护企业道德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外内审产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托拉斯和康采恩等组织快速发展和扩张,逐渐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了垄断地位。例如,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垄断了全国钢产量的65%。这些经营规模庞大的企业,经营地点分散,经营业务复杂,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像以前那样在所有的经营活动上亲历亲为,由此,分权管理和多级控制逐渐成为大型企业的管理方式之一。然而这种营运模式要想运作有效,势必需要建立适当的制度和程序以规范员工在日常营运作业中的合规合理性。  除

4、此之外,也需要有一个独立的专职部门去审查、评价和报告这些作业执行的结果,并做出适时的反馈。一个与业务控制并列但相对独立的控制机制———内部审计便由此诞生。1875年,德国最大的军火制造商蒂森克虏伯公司开始设置内审部门,美国则在铁路行业最先配备内审人员。国外内审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型企业的迅速崛起,企业对内部经营管理、控制和监督的需要也逐步提高。20世纪初,内审在美国问世,并随即在英国和日本快速发展。数十年来,其职能也从以查找错误为导向,单纯的监督、控制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警察”角色,发展至今日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协助企业达成目标、提供咨询,并成为

5、CEO和CFO不可或缺的企业伙伴。下面,我们将对内审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进行探讨。  以“控制”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20世纪40至60年代,在内审制度产生的初期,企业只在总公司一级设立内审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巡回式审计,一般由会计部门领导,实质上履行的是会计监督职能。为了独立和及时开展审计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西方企业纷纷建立了专门且独立的内审部门,并成为公司控制系统中的核心环节,主要从财会资料和财务收支出发,关注对交易事项记录的核实、比对以及合规的检查,这是一种事后的控制机制。  以“流程”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不同于上一阶段,内审职能到了20世纪70至80年

6、代,变成以业务流程为关注点,对组织内关键业务流程的设计、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此变化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的法律法规更为强调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要求企业的内控制度必须随着企业发展而完善,并且组织的效率没有因业务控制点的设置而降低,从而产生了需要内审对业务流程的控制点设置给予评价的机制,强调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关注当前流程与最佳流程之间的差异。  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演进至20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打破国际藩篱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自由交易,信息技术和电子交易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犯罪机会的增加等因素使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日

7、益增高。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住友银行期货铜交易巨额亏损案等金融风暴,都迫使企业管理当局不得不深思如何透过内审功能来控制这些风险,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应时而出,主要关注对企业关键业务流程以及关键控制的风险的辨识,从而采取措施,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  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转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是包含了财务管理、业务经营、流程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风险,是企业的整体风险,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部分、某一功能或某一区域。这种关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观念,逐渐为更多企业所接纳和采用。在这过程中,

8、内审部门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