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00510
大小:969.94 K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3-09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对我国服务业影响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学校代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对我国服务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学院(部、所):财政与经济学院专业:产业经济学姓名:聂秋云导师:叶琼伟教授、兰天教授论文起止时间:2012年5月~2013年5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聂秋云日期:2013年6月20日学位论文
2、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云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和论文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发表学位论文;授权学校将学位论文的全文或部分内容编入、提供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循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聂秋云导师签名:叶琼伟日期:2013年6月20日日期:2013年6月20日摘要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表明,第一、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推动力削弱,服务业对其的助推动力增强,使经济发展走向了高效、低耗、优质的水平。
3、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使经济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近年,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重点发展对象,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亦更为突出。电子商务是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优化上有重要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服务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加快,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以及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融合趋势逐渐突出。特别在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领域,电子商务的应用具有先天优势。本文结合电子商务知识及服务业相关理论,就电子商务对服务业总体及其内部各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共分为七个部分:
4、第一章为导论,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经济背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为研究综述,介绍了关于电子商务的测度、关于服务业及电子商务对服务业影响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并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阐述了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并建立了一套衡量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阈值法和线性加权模型对电子商务指数进行了测算;第五部分建立电子商务指数与服务业各指标间的实证模型,并对模型结果给予了解释;第六部分,根据前述结论,给出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及其提高我国服务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本
5、论文进行了简单总结。关键词:电子商务;服务业;测度;影响;实证AbstractAbstractMorethanhalfacenturyofworldeconomydevelopmentindicatesthat,theefforttheprimaryindustryandthesecondaryindustryactoneconomicdevelopmentisweakened,butthatoftheserviceindustryisstrengthened,whichmakestheworldeconomyinahighefficiency,lowconsumpt
6、ionandhighqualitystate.Thedevelopmentofserviceindustrycanimprovetheproportionoftheserviceindustryinnationaleconomy,sothatthemodeofeconomicgrowthchangesfromextensivetointensive,andthisisthefundamentaldirectionofupgradingtheindustrialstructureinourcountry.Inrecentyears,theelectronicinform
7、ationindustryhasbecomeanationalkeyobject,andtheinformationtechnologyisbecomingmoreandmoreimportant.Asanimportant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electroniccommerce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transformationofChineseeconomicgrowthmodeandtheoptimizationoftheindustrialstructure.With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