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668490
大小:2.88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3-08
《我国省际间经济赶超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530学号201002040208分类号F270密级硕士学位论文我国省际间经济赶超的实证研究学位申请人王英杰指导教师肖彦花副教授学院名称商学院学科专业数量经济学研究方向保险与精算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日TheCatching-upEffectBetweenProvincesofChina---BasedonAnEmpiricalStudyCandidateWangYingjieSupervisorVice-Pro.XiaoYanhuaCollegeBusinessSchoolProgramEconometricSpecializationIusurance
2、andActuarialScienceDegreeMsaterUniversityXiangtanUniversityDateMay20th,2013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
3、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然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并没有随着旧世纪的逝去有所改变;新古典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后发优势论以及后来的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等,成为各国经济趋同提供理论基础或成为某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总结;战后德国、日本的重新崛起,亚洲“四小龙”
4、、中国、印度、葡萄牙、巴西等国家的经济起飞和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巨大成果,是激动人心。它们的成功为经济赶超和趋同理论提供了实例,因此,运用经济赶超理论来分析我国省际间的经济赶超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本文简要探讨了赶超机制和不同经济发展理论中赶超思想,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将变异和选择机制作为经济赶超的机制,并详细地从制度创新和知识的重大突破角度解释了赶超机制。接着,笔者分析了我国省级间经济赶超的状况和原因,发现特定的地区优势、资本回报率差异、市场化程度差异和技术水平差异对于地区经济的赶超有重要影响。然后,以阿布拉莫维茨赶超假说为基础,使用F·Fargetti&A·
5、Foti(1997)赶超模型和新古典经济赶超模型验证了我国27个省级间(以上海作为经济领导者)的赶超状况以及造成经济差距的原因,运用1978-2010年和1995-2010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省际间存在经济趋同现象,但是趋同效应比较微弱;各省份间经济差距的主要是由于人均资本量的差异引起的。此外,运用包络分析法对2001年-2010年我国各省份的技术效率变化,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这对我国的各地区的经济趋同产生消极影响。本文的结论是:(1)我国省际间的经济赶超效应是存在的,但是赶超效应比较微弱;(2)造成我国省级间经济差距的主要原
6、因是自然条件、政策倾斜和特殊的地理位置等特定的历史要素,也包括资本效率差异、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和技术水平差异等因素。(3)在比较资本、技术水平和其他因素对地区经济差举造成的影响,发现资本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最大因素,也是影响落后地区经济赶超的重要因素;技术水平没有所认为的那么重要,其对地区经济差距或经济赶超的贡献远远小于资本。(4)从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来看,东部的技术进步水平快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又快于西部地区。关键词:经济赶超;赶超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包络分析法IAbstractThecompetencebetweencountriesisthec
7、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basedoneconomyandtechnologyin21century.However,theimbalancesintheworldeconomyarestillunchangedasthemillenniumpassed.AfterWorldWarII,thedevelopmentofeconomictheoriesgivestheprosperitythateconomicconvergencesexistbetweendifferentcountires.Neo-classicalGrowthT
8、heory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